2022年高考江苏卷(历史)-民主思想

2023年03月17日 浏览:
2022年高考江苏卷

17. 黄宗羲的学问和品行堪为楷模,后人敬仰其学行,屡有纪念之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吾邑号称文献之邦,代有名贤,社祭相望,独至黄宗羲先生,尚无专祠,无以崇礼先哲、讽励人民也。先生言“天下为主,君为客”,近人目之为东方卢梭。其为学也,上承阳明,知行合一;于经史历数之学,无不贯通。观乎方志之传记,著述之留遗,盖可想见其为人焉。查黄公学行风节,卓绝千古,晚清之季,从祀文庙。姚邑为公故里,理应设立专祠。

途慧件网0fd4司优b989得公-径广有元费限8089费科软技升学a208东

——摘编自《余姚知事请建先贤祠宇》(1917年)

材料二县长林泽,为崇敬先贤起见,特发起组织黄社。黄宗羲先生道德文史,彪炳千秋,明社既倾,力谋匡复,其悲愤忠义之气,充塞宇内。当此学术衰歇、民气消沉之际,极宜集社崇奉,以资表扬,而昭激励。

——摘编自《余姚县长发起组织黄社》(1936年)

(1)据材料概括黄宗羲的学行表现,指出当地人了解其学行的途径。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方官倡导纪念黄宗羲的动机及其时代背景。

【答案】(1)表现:提出进步的思想主张(批判君主专制/倡导人们的基本权利得分);知行合一;博学多才(知识渊博);崇尚气节。

途径:地方史志、先贤著作(著述、遗作)、文庙、社团(集社)

(2)动机:劝勉时人、振兴学术。

背景:民主思想的传播;君主专制的覆灭;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解析】

【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一中的“天下为主,君为客”可得出“提出进步的思想主张(批判君主专制/倡导人们的基本权利得分)”;根据材料一中的“其为学也,上承阳明,知行合一”可得出“知行合一”;根据材料一中的“于经史历数之学,无不贯通”可得出“博学多才(知识渊博)”;根据材料二中的“其悲愤忠义之气,充塞宇内”可得出“崇尚气节”;途径:根据材料一中的“于经史历数之学,无不贯通。观乎方志之传记,著述之留遗”可得出“地方史志、先贤著作(著述、遗作)”;根据材料一中的“晚清之季,从祀文庙”可得出“文庙”;根据材料二中的“县长林泽,为崇敬先贤起见,特发起组织黄社”可得出“集社”。

限8089费网0fd4秀费科点广有量慧4e02东42fa5fb4d612软径f6b2-径de54ebe5技4877b9dfd146高司元费途西4b3f优b989得升件学a2084752西公

(2)动机:根据材料二中的“为崇敬先贤起见,特发起组织黄社……以资表扬,而昭激励”可得出“劝勉时人、振兴学术”;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从民族危机加深,民主思想在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等角度进行概括。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