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多维视角下的隋代政区改革高祖(文帝)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油(到)于九载,麻定江表,寻以户口溢多,析置州县。炀帝嗣位,又平林州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乃置司隶刺史,分部。
——《隋书》卷29《地理志》
——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材料二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3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
广2227限公软8527436f技东上元4a32途有-升西4a1e高优司网9f17慧法科心92d6件量学
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既是划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当然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
——摘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答案】观点一:历史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
说明: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为缩减行政支出隋文帝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地方佐官,由中央任命。
观点二:地理学: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说明:在地方,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但当时南北各地均置侨州。郡、县,“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因为造成“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情形。隋文帝统治时期,根据户口的多少划分州县;隋炀帝在位时期改州为郡,置司隶刺史,分部。
观点三:政治学: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
说明:隋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州郡县三级制;隋文帝为缩减行政支出,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隋炀帝时实行郡县制,其目的都是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
限法元4a321989f22e广2227公有科心92d6升西4a1e高途东上b492d29c件量9303技习西学4e96慧法-优4f14软8527436f法司网9f17
【详解】观点一:据材料“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可知,历史学上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
说明:据材料“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可知,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据材料“油(到)于九载,麻定江表,寻以户口溢多,析置州县”并结合所学可知,为缩减行政支出隋文帝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地方佐官,由中央任命。
观点二:据材料“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可知,在地里学的角度看,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说明:据材料“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地方,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但当时南北各地均置侨州。据材料“油(到)于九载,麻定江表,寻以户口溢多,析置州县”并结合所学可知,为节省行政开支,隋文帝统治时期,根据户口的多少划分州县;据材料“炀帝嗣位,又平林州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可知,隋炀帝在位时期改州为郡。
观点三:据材料“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可知,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
说明:据材料“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可知,:隋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州郡县三级制据材料“油(到)于九载,麻定江表,寻以户口溢多,析置州县”并结合所学可知;隋文帝为缩减行政支出,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据材料“炀帝嗣位,又平林州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并结合所学可知,隋炀帝时实行郡县制,其目的都是加强中央集权。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