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2023年03月03日 浏览:

1、我国的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2、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最广泛的表现:①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②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最真实的表现:①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②有制度和法律保障;③在实现方式上有:民主选举、民主协商

最管用的表现:建立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包含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我国的国家职能)

对内职能:①维护国家稳定:依法打击破坏、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②促进社会发展:开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对外职能: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国家的性质决定国家的职能,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在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费软af00广技是司元法9f10限得a7f1升科费4752优东件c9481798公网慧高途4d8b学有

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6、人大代表

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产生:民主选举产生;

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义务:应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

原则: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

国体决定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与共产党、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

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方面,人民大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人民大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

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地位: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特点(内容):奉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慧高公6a6ab332b0af8953东科费4752软af00件c94817984dc5量司方有秀是广智技是优学限得a7f1网途4d8b-费331500967d5677ae元法9f10的升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优越性: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性质: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10、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方针: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原则)

原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内容:①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②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依法行使自治权。

前提和基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地位: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优越性:它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11、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中国化方向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性质:人民群众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形式: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软af00西b58e元法9f10的-费331500967d5677ae47a9技是9a50a2c45370智限得a7f1学升东量公6a6ab332b0af8953慧高件c94817984dc5量径习途4d8b7e78优高网科费4752bea2有秀是广智司方 地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基层民主实践:(1)民主选举(2)民主协商(3)民主决策(4)民主管理(5)民主监督

来源:高中园地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