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悲慨
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称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出于强烈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诗人怀着壮志难酬的极度悲愤,登上城楼,泫然流涕,感慨万端。面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笔,勾勒出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绵不断的时间图卷,描绘出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画面。其悲壮歌声响彻云霄,慷慨之气横绝太空。
12、俊爽
俊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代表诗人是杜牧。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爽利。如《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揭露了唐玄宗纵情声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再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节奏明快,《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轻盈飘逸,《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俊逸秀美,“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遣怀》)的秀而不冶、艳而不妖,均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13、冲淡
冲淡,即平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淡泊、深远的特点。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诗人笔下的大自然,就是诗人自己,它反映了诗人冲淡的心情。诗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这种消融,是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的景物中,追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这就是冲淡的极致。不过,冲淡不是幻灭、死寂,而是富于生机的,它是诗人把活跃的生命转化为凝固的生命的结果,生命力由流动而转为静谧。
14、旷达
元得件8b7bc880c937-网东b434优b444司得公43a8限慧学有119bfdb3途高科技点软广智升
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代表作家是苏轼。苏轼的词风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的特征。“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
15、工丽
工丽风格的诗歌,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并在每句开头用表示颜色的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工丽风格的形成,不单纯靠辞彩,还须具有完美的意境和理趣。只有繁缛的辞藻,而缺乏真实意境则容易流于浮艳,乃是诗歌之大忌。例如“江山飞丽藻,花柳发韶华。”此处“江山”指的是静物,“花柳”指的是生物,“丽藻”是指春天美丽的风景,“韶年”是指春光,“飞”“发”二字,极有生气。虽然寥寥十字,对仗工整,辞彩艳丽,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可谓词约意丰,具有工丽的风格。再如,郑板桥题镇江焦山自然庵的一副联:“山光扑面经新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16、直率
与含蓄相反,直率风格的诗词不隐晦,不修饰,直接写出情感原状。如《诗经硕鼠》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直斥统治者的不劳而获和无情压榨。情感诗较含蓄蕴藉,像弹琴的弦外之音,吃橄榄的那点回味,是诗家所津津乐道的。但有一类的情感,则要忽然迸发一泻无余,如遭遇意外刺激一声惊叫,此时,用不着含蓄蕴藉。如《诗经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妻子喊丈夫不要渡河,丈夫不听,渡河淹死了,只有事后的哀号。《陇头歌》先写“陇头流水,游离四下”,再感叹自己“念我行役,飘然旷野”,即景抒情。下首从水声呜咽写到自己肠断。直率风格的诗词,一方面结合叙事来抒情,另一方面说出的少,不说出的多,在这点上又同其他风格的诗相似。
17、自然
自然是针对做作而言,指不涂饰,不堆砌,没有雕琢做作痕迹。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说明诗歌的自然风格。如他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如陈叔宝的“夕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写得夕阳有情意似的,意境美好,有诗味。王维的“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写出深山中的绿树浓阴,翠色欲滴,有画意。王安石“欲别更携手,月明洲渚生”,不忍分别,直到月照洲渚,借景物来烘染深厚友情。这些诗写景抒情都真切自然,不用辞藻涂饰,所以说它们写出了天然之趣。
-秀技点慧术高有119bfdb3公43a8优b444900c点东b434方件8b7bc880c937a1fe途高5ebe21ec52f3升司得b1fc元得科限广智软学网
18、清幽
清静,幽深,表面看似平淡,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清幽”的风格特点是孟浩然最擅长的风格,他的大部分诗歌都具有清淡、幽雅的特点,例如《夜归鹿门山歌》“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通过渡头争喧、江村归人和月照烟树、岩扉松径的描绘,将两种全然不同的景象糅合在同一首诗中,反映了诗人对乡情及寥落幽独的隐者的倾慕、向往之意。
19、洗练
洗练风格的作品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绝句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情趣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浑然天成,语言上“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清孤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言近乎俗白却字字枝叶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省净、洗练,字法句法的运用之妙使人深咏不尽,是洗练风格的典范之作。
来源:高中资料学习库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