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炭地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的3%,却储存了全球约1/3的土壤碳。泥炭地开发利用方式的不同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差异。下图示意泥炭地开发利用的两种生产模式(a和b)。
软技方件点元学网学公4af5有根b492途东智量8477限9fbb科升术-1b63广司b148c0413211优48b6慧 (假定:a模式产出的“畜产品”恰好可满足该模式需求;b模式中的“畜产品”与a模式中的等量,但从非泥炭地牧场中获取。)
(1)计算两种生产模式碳排放量的差值(仅写出计算结果)。
(2)我国三江平原某湿地保护区周边的大面积耕地曾经是泥炭沼泽,目前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结合图文资料,论述该地区在退耕还湿的过程中,借鉴香蒲生产模式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要求: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答案】(1)21.7
(2)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通过其封存和储存碳的能力遏制气候变暖,维持湿地面积,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降低未来流行病发生的风险,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构建绿色价值链,提高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短期来看,退耕还湿减少了粮食种植面积,导致粮食产量减少;长期来看,通过退耕,改善了生态环境,保障了粮食种植的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力,确保粮食安全。 (角度全面,逻辑清晰,表述准确,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以泥炭地开发利用的两种生产模式为材料,涉及全球气候变暖、碳排放量、可持续发展、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安全等相关内容,创新性的利用地理原理及地理模型,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地理思维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科综合素养。
技方的是广限9fbbd1042a35途司b148c0413211东智量8477径升术41db06e5件点a195优48b6慧a3d4元学科公4af546a84c23术494a网学智有根b492-1b63费软
【小问1详解】
a牧场生产模式排放的温室气体为32.7+2.7=35.4,b香蒲生产模式排放的温室气体为11.1+2.6=13.7,a模式与b模式碳排放量的差值为35.4-13.7=21.7。
【小问2详解】
通过材料中的香蒲生产模式可以看到,通过种植香蒲,而非单一还草模式,能够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土地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资源,通过其封存和储存碳的能力遏制气候变暖,维持湿地面积,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变化带来的疾病传播风险,降低未来流行病发生的风险,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环境稳定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香蒲生产模式在保护环境基础上,开发新资源发展经济,对此我们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构建绿色价值链,满足未来全球不断增长的资源需求,并将通过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安全的生计支撑可持续经济,可以促进固碳并应对气候危机,提高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短期来看,三江平原为我国农业重点开发地区,是我国粮仓,退耕还湿减少了粮食种植面积,可能导致粮食产量减少;长期来看,通过退耕还湿,改善了生态环境,能够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基础,同时湿地环境可以提高土地的肥力,维持农业的生产力,确保粮食安全和营养,整体环境改善有利于粮食产量的稳定,保障粮食安全。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