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福建卷(地理)-影响气温的因素

2023年05月17日 浏览:
2022年高考福建卷

冻结期是指一年内土壤冻结第一天至冻结最后一天的天数,冻结天数是指一年内土壤发生冻结的所有天数。由于冻结期内土壤并非每天都会冻结,因而冻结期往往大于冻结天数。下图示意1981~2010年北半球土壤平均冻结期和平均冻结天数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从27°N到37°N土壤平均冻结天数大幅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 )

司有慧1d1e学科公优东广升途智57b9件-元网技限软

A. 植被 B. 土壤 C. 洋流 D. 地形

5. 下列土壤平均冻结期范围中,对应陆地面积最大的是( )

A. 120~150天 B. 150~180天

C. 210~240天 D. 310~340天

6. 北半球高纬地区土壤平均冻结期与平均冻结天数差异较小,主要原因是冻结期内( )

A. 昼夜温差较小 B. 气温波动较小

C. 光照时间较短 D. 地表反射较强

【答案】4. D 5. C 6. B

【解析】

-西限慧1d1e技元优升4790途智57b9网学软公有司71c0东是6b0ec3d4件广科【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影响冻结天数的因素为气温,27°N--37°N,随着纬度升高,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该范围纬度差异不大,所以受纬度影响冻结天数变化应不大,图示在该纬度范围内平均冻结天数变化较大, 表明气温大幅度下降,最后可能是海拔升高,气温急剧下降,D正确;洋流影响局部气温,且影响较小,C错误;土壤、植被对冻结天数影响极小,AB错误,该题选D。

【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北半球40°N-60°N附近陆地面积最大,对应平均冻结期约为210-240天,C正确,ABD错误。

【6题详解】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海洋面积大,比热容大,海水温度变化小,受其影响气温波动较小,所以平均冻结期与平均冻结天数差异较小,B正确;冻结天数和日平均气温有关,受昼夜温差影响小,A错误;夏季高纬度地区白昼长,光照时间长,C错误;地表反射强,气温低,平均冻结期和冻结天数长,对二者差异影响不大,D错误,该题选B。

【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昼长)。规律: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气温越低。2、海陆位置。规律:同纬度,冬季陆地的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的气温高于海洋。3、大气环流。规律:从低纬来的气流增温,从高纬来的气流降温。4、洋流。规律:暖流增温,寒流降温。同纬度地区,暖流流经的海域气温高。5、地势高低。规律:同纬度地区,地势高的气温较低,地势低的气温较高。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