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语言文字运用

2023年05月18日 浏览: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又是一年槐花儿飘香的季节,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起儿时那些带有妈妈专属味道的槐花美食?不过,槐花①______。常见的槐花有三种:淡黄色的国槐花,夏末开花,可以入药②______;白色的刺槐花(也叫洋槐花),夏初开花,花香味甜,可食用但不可入药;红色的槐花(变种)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③______。也就是说,我们吃的槐花美食来自白色刺槐。白色刺槐是我国重要的蜜源、食花和景观植物,原产北美。而我国土生土长的树种,是国槐。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种在庭前屋后。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责)、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限技177b289e途量-广东司优方有升件cc55fc5d学科网8f0b软慧元公

21.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D.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答案】20. (1)可不是都能吃的;(2)但不可食用;(3)又不能入药。21. D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前面是说儿时对槐花美食的记忆,“不过”表转折,结合后面三类槐花的特点来看,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以药用,而有的仅供观赏,所以此处填写“并非都能食用”这样的内容。

有30e8广35f103ab-公慧量限科途量4e4d技177b289e习司优方升东a7dc件cc55fc5d高元得网8f0b学软

第二处,此处是说淡黄色国槐花的特点,“可以入药……”和后面洋槐花“可食用但不可入药”内容相对应,所以此处填写“但不可食用”。

第三处,此处是说红色槐花的特点,前面国槐花和洋槐花的特点是“可以入药但不可食用”“可食用但不可入药”,而此处的红色槐花“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可见后面应是说“又不能入药”。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中“槐蝉”是借代,代指高官显贵。

A.借代,用“管弦”代指音乐。

B.借代,用“桑梓”代指家乡。

C.借代,用“蛾眉”代指杨贵妃。

广35f103ab东a7dc优方智慧量有30e8701c4b7f学元得司-限软4b6b件cc55fc5d高升88bf技177b289e习95d1秀网8f0b方科得公8fcd途量4e4d

D.比喻,是否定喻,“人心”是本体,“木石”是喻体。

故选D。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