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法律赋予的。
作用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执政方式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党员作用
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共产党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二、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级人大都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党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3)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人大的作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执政理念
1.是什么:
东学有件升-4605元心司b333慧广途根软术限优800a公科技网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2.为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3.怎么办:
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关系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3.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4.区分两组概念
(1)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
①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
②中国共产党通过依法执政等方式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党不是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具体组织者。
政府要依法行政,通过履行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和生态建设职能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
|
党内民主 |
人民民主 |
主体 |
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 |
全体中国人民,其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员 |
形态 |
属于政党层面,是非国家形态的民主 |
属于国家层面,是国家形态的民主 |
范围 |
适用于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 |
适用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 |
联系:以党内民主引导和带动人民民主 |
来源:北京明志教育培训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