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易错 真理中包含谬误成分。
辨析: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各自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这是人们对人民币的主观反映体现了主体差异性。
62.易错 新的真理出现,意味着原有真理被推翻。
辨析: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63.易错 人们的真理性认识会超越历史条件。
辨析:真理是有条件的,是受到一定历史条件制约的,真理不可能超越历史条件而发展自己。
64.易错 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辨析:科学理论作为一种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但不能据此认为科学理论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判断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从而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因此,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5.易错人类历史是由人的各种活动构成的历史。
辨析: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不是由人的各种活动构成的。因为人的各种活动既包括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也包括人的主观活动。
66.易错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物质的统一概念出发,破解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
辨析: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实践出发,创立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破解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
67.易错 社会意识总能够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辨析: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
68.易错 错误的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辨析: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不管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披上何种神秘的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69.易错 社会意识的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变化是同步的。
辨析: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70.易错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辨析:社会存在能离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能离开社会存在。
71.易错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辨析: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时,才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72.易错 只要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就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辨析:只有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73.易错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辨析: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74.易错 我国政府加快推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辨析:我国政府加快推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75.易错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辨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是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
慧学科技f98f件软41cb7e3e47ef东元法-广8caa得网公优9a60途法司限方有升
76.易错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改变现在的生产关系。
辨析: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77.易错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领导力量。
辨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78.易错 人民群众是创造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辨析: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79.易错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辨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80.易错 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辨析: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81.易错 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关系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辨析: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82.易错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对等关系,贡献越多,索取越多
辨析: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不是对等的关系,贡献始终是第一位的。
83.易错 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辨析: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既要看物质贡献,也要看精神贡献,把二者区分开来是错误的。
84.易错 价值观决定人的行为选择。
辨析: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不能起决定作用。价值观影响人的行为选择。
85.易错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辨析: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才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起促进作用。
86.易错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因此其没有客观标准。
辨析: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有客观标准的,即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7.易错 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准是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
辨析: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维护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追求。
88.易错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辨析: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同时还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89.易错 我们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就要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辨析:我们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90.易错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必须充分才能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辨析: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良好而必要的客观条件为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基本保证;但客观条件不充分,也可以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创造新的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来源:好好向上高中政治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