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广东卷(地理)-气流

2024年10月29日 浏览:
2024年高考广东卷

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南坡某冰川区暖季上、下气流运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若暖季上、下行气流常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则该地( )

A. 大气下沉气流增强 B. 冰面的流水作用减弱

C. 局地降水概率增加 D. 下行风焚风效应减弱

司慧a08c公软技法49ea限优东学网法有西途科点元bc478f7d-1a70件升广 14. 近30年来,该地区暖季午间下行气流势力呈现增强趋势,由此可引起P地附近( )

A. 年均气温趋于降低 B. 冰川消融加快

C. 年降水量趋于增加 D. 湖泊效应增强

【答案】13. C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由材料“若暖季上、下行气流常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可知,暖季时高海拔地区的冷空气吹向下方,与低海拔地区暖湿气流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冷暖气流交汇,暖气流上升,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致使局地降水概率增加,C正确;由题干关键词“若暖季”可知,暖季时气温相对较高,大气下沉气流减弱,上升气流增强,A错误;该地位于珠穆朗玛峰南坡,是阳坡,暖季时气温较高,冰川融化导致冰面的流水作用增强,B错误;下行风指空气从上向下流动,焚风效应是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湿度降低形成的干热风,综上,下行风会导致焚风效应增强,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由题干“近30年来,该地区暖季午间下行气流势力呈现增强趋势”可知,更强的下降风将高海拔地区的冷空气吹向下方,由此可能引起P地附近年均气温趋于降低,这种区域降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冰川的融化,导致冰川消融减慢,A正确,B错误;更强的下降风也降低了区域风辐合的高度,从而减少了P地附近的降水量,导致P地附近年降水量趋于减少,C错误;湖泊效应指水库(人造湖泊)对气候的作用,由于水体巨大的热容量和水分供应,可使水库附近的平均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小,更强的下降风引起的区域降温会导致湖泊效应减弱,D错误。故选A。

【点睛】焚风效应的成因主要是气流在经过山脉时,在迎风坡做上升运动,随着高度不断上升,气流的温度不断下降,水汽凝结释放大量潜热并发生降水,导致水分减少;当气流越过山顶后,沿着背风坡以干绝热直减率下沉,空气明显增温减湿,故形成焚风。

网法件4aa3技法49ea限公东元bc478f7d有西优升司c8396f2f途软学径慧a08c科点-1a70广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