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必修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归纳总结

2024年10月29日 浏览:

一、世官制

1、时间:先秦时期

2、选官标准:血缘(官职按照血缘世代相传,也叫世卿世禄制)

二、军功爵制

1、时间:战国时期(典型代表秦国)在秦统一六国后延用,汉朝初年依然使用,后一直被历代王朝延用。

2、标准:军功

三、察举制

1、时间:西汉

2、选官标准:德行才能

四、九品中正制

1、时间:创造于曹魏时期,流行于魏晋南北朝

2、标准:门第(注意任何一种选官制度的初衷都是要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有相应变化)

3、结果: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官位被世家大族垄断的现象。

五、科举制

(一)演变历程:

1、创立于隋:隋文帝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行成。

途慧径网公aa0a广费科有53a2457a-限根技4e33软升4f400b29司优4c90元西件心东法学

2、发展于唐: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期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期,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成为定制,提高了科举考试地位。

(注意在唐代,除科举制外选官方式还有赏赐、战功、门第、恩荫等途径)

3、完善于宋:北宋科举制比唐朝有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北宋严格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也比唐朝大大增加。

4、明清时期:采用八股取士

东法技4e33优4c90学有53a2457a487d心途-件心a56e法软网司升4f400b29元西科限根慧径4240公aa0a广费

5、晚清:1905年废除

(二)历史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的作用;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土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因此,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来源:历史大师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