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
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
学习重点:
改革的实质、目标及对外开放的作用
难点:改革开放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
产生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核心: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地位和影响: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在中共十五大上,被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产生背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核心: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地位和影响: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中共十六大上,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科学发展观:
产生背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历史必性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
核心: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地位和影响: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在中共十七大上被写入党章。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产生背景:是在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与世界进行深度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
科有公学点8413途件4b18司元4a40心软点46df东广-西升0db5eb3b慧网a37f习技限优
核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地位和影响:2018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写入宪法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表现
①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②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③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④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
①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
②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③对非洲关系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
④中国同欧洲、拉美的关系也在相互增进了解,加强合作。
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⑥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⑦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出共建“一带一路”。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2002年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④2007年中共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西限费途874d有量公352d4294件4b18法科软点46df习b068慧升0db5eb3b4251技c10b司4567高学点8413秀优元4a40心广东网a37f习 ⑤2012年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⑥2017年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⑦2018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
五、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1、外交理念:和平发展
2、目的: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新型国际关系内涵: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4、外交成就:联合国、全球治理、国际金融、“一带一路”
5、历史意义:从参与者到推动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
来源:1系学科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