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高考黑吉辽卷
)
9.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柳树被古人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其飘逸、优美的姿态出现在众多艺术作品中。柳树根系发达,古人在道旁植柳以固堤护路,并营造了“细柳夹道生”(刘桢《赠徐干诗》)的景色。20世纪末以来,研究人员利用柳树能吸收并转化土壤中污染物的特性将其用于生态修复。由此可知( )
①柳树在艺术作品中的呈现是思维对感性材料的能动反映
②柳树根系发达的特性是人们利用其固堤护路的前提条件
③古诗中所描绘的柳树形象源自于作者头脑中的主观理念
途48fe4d1b技公司法得学量科升44fa上-a0d4件高网acab有软广优东限慧元
④形象思维的运用使研究人员发现了柳树的生态修复功能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网acab慧东术司法得升44fa上限技元途48fe4d1bc0bb-a0d4bf6e软学量科有公优件高广
【解析】
【详解】①②:柳树作为现实中客观事物,给人的思维活动提供了感性材料,经过艺术加工柳树常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其飘逸、优美的姿态出现在众多艺术作品中;同时,因为柳树根系发达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所以人们常在道旁植柳以固堤护路,①②符合题意。
③:古诗中所描绘的柳树形象源自于现实中柳树的客观状态,而不是作者头脑中的主观理念,③排除。
④:是通过社会实践,研究人员发现了柳树的生态修复功能,④排除。
故本题选A。
公件高-a0d4bf6e东术软8cfb47f3元技广学量4713升44fa上司法得上科慧网acab有优限途48fe4d1bc0bb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