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哲学与文化》易错辨析(4)

2024年11月01日 浏览:

91.易错 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条件。

辨析: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个人的主观条件,但不能将个人的主观条件夸大为决定性因素。

92.易错 价值观决定人生道路的选择。

辨析:价值观影响人生道路的选择,而不是起决定性作用。

93.易错 人生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定会成为现实。

辨析: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但不一定会成为现实。

94.易错 文化是人类的全部活动及其产品。

辨析:一般来说,文化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95.易错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从而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

辨析: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但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不同,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能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

96.易错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因此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完全同步的。

辨析: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完全同步的。文化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文化可能超前也可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97.易错 文化教化育人,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辨析:文化有优秀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8.易错 积极参加文化活动,就能不断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辨析: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需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此外,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还需要人们自觉学习,主动体验。

99.易错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因此文化决定民族的未来。

辨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文化对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文化不能起决定性作用,只是影响民族的未来。

100.易错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慧网技软4bc8东-途件b6826e90限术升ad945f5e广司是元4507f564学公西优有科

辨析: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但在近代出现了衰微,因此不能认为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101.易错 中华文化是在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流、碰撞中发展起来的,吸收、借鉴了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

辨析:中华文化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不能笼统地说吸收了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而是吸收和借鉴了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102.易错 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辨析:对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之后方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103.易错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要全面继承发展。

辨析: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要取其精神、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而不能全面继承。

104.易错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今天我们必须直接运用好这些传统文化。

辨析: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因此不能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今天我们也不能直接运用这些传统文化,而是应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05.易错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全新的改造转化。

辨析: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而不是进行全新的改造转化。

106.易错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辨析: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07.易错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辨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但并不能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108.易错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经形成,其内涵就不会再发生改变。

辨析:中华民族精神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109.易错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物质力量。

辨析: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110.易错 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元4507f564司是术公西限术网有软4bc8途升ad945f5e慧件b6826e90a46e东技广bd95智优03c18089-学法科

辨析: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而不是物质基础。

111.易错 坚持文化多样性不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

辨析:文化的多样性是不同文化间交流、交融的前提。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也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相互交融。

112.易错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辨析: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科技。

113.易错 文化交流就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辨析:文化交流是双向的过程,既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应将国外优秀文化引进来。

114.易错 文化差异、文化交锋会阻碍文化发展和创新。

辨析: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交流和交锋不仅不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反而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115.易错 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交融中走向融合同一。

辨析: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有利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不会导致文化走向同一。

116.易错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就是拿来主义,照搬国外文化,这必然会导致文化的趋同。

辨析: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将其融入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中,目的是发展本民族文化,而不是照搬外来文化,更不是使文化走向趋同。

117.易错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就是全盘吸收国外文化。

辨析: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一个借鉴、吸收外来文化有益成果的过程,不是全盘吸收国外文化。

118.易错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辨析: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积极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19.易错 热衷于过“洋节日”,对民族节日不屑一顾,属于历史虚无主义。

辨析:热衷于过“洋节日”,对民族节日不屑一顾,属于民族虚无主义,不属于历史虚无主义。

东c81e途上升ad945f5e0e43件b6826e90a46eb7e53034科网415e-法技866d径广bd95智司是术量优03c18089元4507f5645b0634c4慧径学法西有限术软4bc8b482公西 120.易错只有借鉴外国文化,才能推动我国文化发展创新。

辨析:文化发展创新需要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但不是唯一途径。

来源:好好向上高中政治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