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六大经典题型总结(上)

2024年11月29日 浏览:

题型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题型概述: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常见的模型有两类。一是绳(杆)末端速度分解的问题,二是小船过河的问题,两类问题的关键都在于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思维模板:

(1)在绳(杆)末端速度分解问题中,要注意物体的实际速度一定是合速度,分解时两个分速度的方向应取绳(杆)的方向和垂直绳(杆)的方向;如果有两个物体通过绳(杆)相连,则两个物体沿绳(杆)方向速度相等。

(2)小船过河时,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一是小船相对于水的运动,二是小船随着水一起运动,分析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有些问题可以用解析法分析,有些问题则需要用图解法分析。

题型二:抛体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

抛体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不管是平抛运动还是斜抛运动,研究方法都是采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是将速度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

思维模板:

题型三 圆周运动问题

题型概述:

圆周运动问题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按其运动性质可分为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多为匀速圆周运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为变速圆周运动。对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重在考查向心力的供求关系及临界问题,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则重在考查最高点的受力情况。

思维模板:

(1)对圆周运动,应先分析物体是否做匀速圆周运动,若是,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向心力,由

列方程求解即可;若物体的运动不是匀速圆周运动,则应将物体所受的力进行正交分解,物体在指向圆心方向上的合力等于向心力。

(2)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可以分为三个模型:

绳模型:

只能对物体提供指向圆心的弹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为重力等于向心力。

杆模型:

可以提供指向圆心或背离圆心的力,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态是速度为零。

来源:物理大师

途bb8c司4979976b公有d1b2径技量东慧优根科809b升术元beb6网e02b6a21广-西得92e2件西限软学

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