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及成因必考点

2024年11月29日 浏览:

1.等温线

(1)水平分布规律:

①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我国由南向北递减)原因:太阳高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太阳辐射逐渐递减;

②由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热岛效应“)原因: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释放大量热量

(2)垂直分布规律:

①由山麓到山顶递减。原因:海拔高度越高,获取地面的热量越少;

②在1000M深度以上,水温随深度递减,1000M深度以下,水温变化不大。原因:表层海水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明显,深层海水影响小。

2.等温差线

(1)纬度变化:

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2)经度变化:

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我国是由南向北递增;由东向西递增)

3.等降水量线

(1)我国由南向北递减。原因是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等降水量线东西分布)

(2)我国由东向西递减。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等降水量线南北分布)

(3)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降水多(“雨岛效应”)。

4.等盐度线

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向低纬度和高纬度两侧递减。

原因是副热带海区气温高,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低纬度和高纬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5.等地租线

由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向四周递减

原因是由于地租受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距离远近不同的影响。

6.等压线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原因是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7.等震线

地震的烈度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01

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地上河”是一个概念,而不是特指某条河流,当河床海拔高于该段河流流经地区的两岸地面海拔,就被叫作地上河,又称悬河。由于水往低处流、水流方向全靠两岸人工修建的河堤约束。

“地上河”成因: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比降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被称为“地上河”。

世界最著名的地上河是黄河下游。由于挟带了来自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黄河干流进入比降平缓的下游平原地区后,径流动能不足以输送挟带的大量泥沙。河床不断淤积抬高,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m,成为地上河的代表。

02

盐碱化

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

我国盐渍土或称盐碱土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总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盐碱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硫酸盐和氯化物、碳酸盐、重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一般为中性盐,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为碱性盐。

03

辫状水系形成过程

①洪水期:在流水侵蚀、搬运作用下,洪水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泥沙,并沿许多深泓线堆积,形成水下浅滩。

②洪峰过后的枯水季节:许多浅滩露出水面,成为沙岛,沙岛与沙岛之间有多股河道,它们忽分忽合,交织如辫。

③洪水再次来时:有些沙岛不被淹没,有些被淹没的可能被水流斜切而过,其上形成新的槽道。

04

河曲以及嵌入式河曲的形成过程


河曲的形成:

①环流作用使河流一岸受冲刷,另一岸堆积,形成河曲。

②河床底部泥沙堆积形成障碍,使水流向一岸偏移,形成河曲。

③由于河床两岸岩性不一致或构造运动造成两岸差异侵蚀而形成的嵌入式河曲:先是在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平原和盆地中形成了“蛇曲”,后经地壳的持续抬升,河流下蚀增加,隆升的地壳形成山地,而蛇曲则保持原形嵌在山谷之中。

05

城市化过程

t1~t4的过程是城市化发展过程示意,反映:

(1)城镇面积由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由孤立城镇发展为城市群。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其中②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①和③可以反映城市的发展是否合理。)

网费2061优东a94b升技元方件慧径限aabc公b7d7科8bda学4fb9习途量-软有广智司

06

分析黄山花岗岩峰林景观的形成过程

地下炽热岩浆入侵地壳薄弱的地区形成花岗岩;花岗岩体发生间歇性抬升,随着地壳的强烈隆升;上覆岩层被外力剥蚀,花岗岩总体出露地表;花岗岩体受外力风化、剥蚀,形成千姿百态的花岗岩峰林景观。

07

曲流河道演变成为河漫滩的过程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河道进一步弯曲;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形成河漫滩。

来源:地理图文

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