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偷梁换柱”多指以假代真,用欺骗的手段改变事物的性质,然而在古建筑工程领域,“偷梁换柱”却属于一种科学实用的修缮加固方法。
梁是截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的木料,且木料的长度尺寸远大于截面尺寸。梁为水平放置,两端的底部有支撑构件。梁主要用于承担建筑上部构件及屋顶的全部重量,并把这些重量向下传给支撑构件。柱为梁的支撑构件。柱子截面形状一般为圆形,长度尺寸远大于截面直径。柱子为竖向放置,主要用于承担上部梁传来的重量,并向下传递给下部的梁或直接传至地面。梁与柱采用榫卯形式连接,形成稳固的大木结构体系。位于屋架内的若干梁在竖向被层层往上“抬”,上下梁之间由短柱支撑,底部的梁由立于地面的立柱支撑。梁、柱均为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核心受力、传力构件,缺一不可。
完善的“偷梁换柱”加固方法具有科学性,其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从梁的角度而言,它是水平受力构件,并把外力向下传给立柱。梁只有保持水平稳定状态,才能保证整个大木结构的稳定。在加固古建筑的过程中,梁始终受到支托,因而能一直保持水平稳定状态。其二,从柱的角度而言,它是竖向支撑构件,并最终把上部构件的重量传给地基。只有立柱具有充足的承载力,且与梁有可靠连接时,才能有效承担梁传来的作用力。加固过程中,技术人员虽然将原柱抽去,但是预先将“假柱”设置于原柱附近,让“假柱”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因而换柱过程对结构整体的稳定基本无影响。换柱完成后,新柱与原柱有着同样的材料、尺寸,且与梁有着相同的可靠连接方式,它完全能够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其三,从梁、柱整体结构角度而言,“偷梁换柱”方法对整体结构干扰小,且能达到良好的加固效果:原柱被新柱原位替换,新柱不仅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而且与梁仍有可靠连接;“假柱”仅用于加固过程的临时支撑,且在原柱撤去后新柱安装前,能够与梁临时组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因此,在“偷梁换柱”过程中,梁、柱结构整体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中国古建筑大木构架剖面示意图
(摘编自周乾《故宫建筑细探》)
4.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偷梁换柱”这一成语在现今的使用中多含有贬义的色彩,但在古建筑工程领域,它是指一种修缮加固的科学方法,完全没有贬义。
B. 中国古建筑大木构架剖面示意图展示了几种不同位置、不同尺寸的柱,这些柱子中,立于地面的立柱比较容易发生糟朽残损的情况。
C. 结合图文可以发现,屋顶的重量由上层柱承担,然后传给梁,再由梁传递给其下的短柱,依次向下传递,最终由底部的立柱传至地面。
广有件智习学b74c47cb元习4488a064点学限学技baec网0b788581慧42db的途db8d径7828968a优术根东高-de29费科升5a93122d软44b8b029公法9dfd54fe根司
D. “偷梁换柱”的加固方法包括托梁、抽柱、换柱等步骤,在每一个步骤中梁一直会得到很好的支撑,从而始终能够保持水平稳定状态。5. 请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词语。
工程实例:故宫太和殿是我国最大的木构大殿,明清两代帝王即位或节日庆典都在此举行。2004年,技术人员在对太和殿进行勘查时,发现有一根立柱下部三分之一的位置出现了严重糟朽,于是采取了“偷梁换柱”的方法对该立柱进行加固。具体过程如下:先使用“假柱”托住原柱上部的梁。“假柱”为完好的木料,被安装在_________附近,用于临时支撑梁。再把柱子底部糟朽部分抽去,以便用_________代替。原柱糟朽部分去掉后,剩余的部分做成巴掌形,与新柱搭接。新柱与被抽去的糟朽部分同材料、同形状、同尺寸,且顶部亦做成巴掌榫形状。最后再把_________拆除,即完成了原有立柱的加固。
6.
清代的古籍中有另一种“偷梁换柱”的记载:当某根立柱损坏需要更换时,为节省工料,工匠只是在原柱旁边设一根新柱,再撤去原柱。为什么第2题“工程实例”中,太和殿修缮没有采用这种更简便的加固方式呢?请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①. 原柱 ②. 新柱 ③. 假柱
6. ①新柱如果没有原位替换原柱,可能会改变建筑原结构的受力和传力方式,影响整体的稳定性;
②太和殿是中国最大的木构大殿,建造之初工匠们应该经过了精心的测量,原位替换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③太和殿的修缮加固追求最大程度地保持文物原貌,节省工料不是优先考虑的因素。
【解析】
广公法9dfd54fe根的途db8d径7828968a技baec量东高43134245高量科件智习学b74c47cb有径升5a93122d-de29费司元习4488a064点学上软44b8b029954b网0b7885814e16慧42db的bb4d74888391f2a4780f优术根费限学【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和理解图表的能力。
C.“屋顶的重量由上层柱承担,然后传给梁”错误,原文第二段“梁为水平放置”“梁主要用于承担建筑上部构件及屋顶的全部重量,并把这些重量向下传给支撑构件”,示意图中线条指示的横着的木料是“梁”,它承担屋顶的全部重量。选项受力、传力分析不对。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根据文本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和情境补写的能力。
试题以故宫太和殿的修缮工程实例为题面,要求学生在理解“偷梁换柱”全过程,尤其是原柱、“假柱”、新柱三者关系的基础上,补写空缺内容。
题干中“具体过程如下”可对应材料第三段的“其基本做法为……”。
第①处,“被安装在……附近”,对应材料的“首先将‘假柱’(即临时的竖向支撑构件)安装在梁底部、原柱(原有立柱)旁边”或第四段“预先将‘假柱’设置于原柱附近”,“附近”与“旁边”意思相近,故填“原柱”。
第②处,“以便用……代替”,对应“使梁传来的重量暂时由‘假柱’承担;然后安装新柱,新柱的材料、尺寸及安装位置与原有立柱相同”或第四段“原柱被新柱原位替换”,“假柱”只是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真正用于替换的应该是“新柱”,故填“新柱”。
慧42db的bb4d74888391f2a4780f心广途db8d径7828968a优术根费件智习科4ca6公法9dfd54fe根的高技baec量软44b8b029954b4b24司有径东高43134245高量限学秀升5a93122d-de29费网0b7885814e168fb8学b74c47cb8571元习4488a064点学上
第③处,“最后再把……拆除”,对应“最后将‘假柱’移去”,“假柱”的引号不能删除,因为表示特定称谓,故填“‘假柱’”。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根据文本信息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题干中的方法“更简便”,但是由材料和上一题的信息可知:完善的“偷梁换柱”加固方法具有科学性。
首先,从受力分析角度看,原文第四段从三个角度“从梁的角度而言……保证整个大木结构的稳定”“从柱的角度而言……对结构整体的稳定基本无影响”“从梁、柱整体结构角度而言……组成稳定的结构体系”,进行受力、传力分析,得出:原位替换可以保证整体的稳定性。
其次,从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追求看,上一题的材料中指出“故宫太和殿是我国最大的木构大殿,明清两代帝王即位或节日庆典都在此举行”,大殿设计、建造之初,必定组织大量能工巧匠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测量等工作,原位替换更符合整体设计,因而是最佳修缮方案。
最后,从修缮原则、文物保护角度看,“修旧如故”,不追求节省工料,而应尽可能地保持其原有的历史形态和特征,以尊重和保护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上一题的材料中,在修缮时将“原柱糟朽部分去掉后,剩余的部分做成巴掌形,与新柱搭接。新柱与被抽去的糟朽部分同材料、同形状、同尺寸,且顶部亦做成巴掌榫形状”,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文物原貌,
该题不要求学生作答面面俱到,只要回答出两点即可。如果有其他的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慧42db的bb4d74888391f2a4780f心bf6ed116技baec量94b2秀学b74c47cb8571科4ca6软44b8b029954b4b24元习4488a064点学上ba4a途db8d径7828968a东高43134245高量广的根公法9dfd54fe根的高西件智习网0b7885814e168fb8得限学秀有径升5a93122d1adbac9b优术根费419c司4825-de29费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