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阐释】: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和组织准备。(×)
【阐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元西司8538技-bd664f9e秀学43dd限升4037广c9ca是是途a464e324根有4f6a件网学优fcf0科东学软公慧
3、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阐释】: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阐释】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5.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阐释】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6.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阐释】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7.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阐释】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仍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8、中国革命的前途是先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再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阐释】:中国革命必修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9、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阐释】: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10、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阐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地社会变革。(×)
【阐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地社会变革。
11、新中国诞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阐释】: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2.新中国的诞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阐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13.新中国成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阐释】新中国成立,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是是三大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才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14.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
【阐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
技1a3ae3a7术-bd664f9e秀东学bc86有4f6a得软途a464e324根升4037元西b839径限慧上西学43ddce6b7332网学eb18b5fa631a件fca12e5e方4fba579dc48a学广c9ca是是dac1习学费司8538得439558c9法公术得优fcf0292bc7b8科a8b494d4西
【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并未改变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
16、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之一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其私营工商业的经验,完成了对其社会主义改造。(×)
【阐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之一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其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来源:网络
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