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1.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阐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生产工具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阐释】劳动者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3.生产工具和牲畜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阐释】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4.个体劳动盛行,贫富分化加剧,私有制确立。(×)
【阐释】个体劳动盛行,私有制确立,贫富分化加剧。
5.私有制的产生以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为前提,是贫富分化的结果。(×)
【阐释】私有制是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的前提,导致了贫富分化的加剧。
6.私有制会永远存在。(×)
【阐释】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会走向灭亡。
7.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阐释】生产力发展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8.部落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阐释】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9.在氏族制度下,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男性平等的行使表决权。(×)
【阐释】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即男女平等)
10.国家是用来调和阶级矛盾的。(×)
【阐释】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1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上最早的国家。(×)
【阐释】奴隶制国家是人类社会上最早的国家。
12.奴隶有一定的财产和人身自由,奴隶主占有奴隶大部分劳动成果。(×)
【阐释】奴隶没有一定的财产和人身自由,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劳动成果。(区分奴隶和农民)
13.封建社会的农民依附于地主,完全没有人身自由。(×)
【阐释】封建社会的农民对地主依然存在人身依附关系,但是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
14.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阐释】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15.农民阶级反抗的最高形式是抗租抗税运动。(×)
东网习升a982cbad有西智的e5f3学41a9慧途点8d89技费公ec4ec9564943元4a258c58-ab58bc63优费是软司a3cb广128d75e0量件限上秀法科
【阐释】农民阶级反抗的最高形式是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16.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并创造了剩余价值,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阐释】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工人创造了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所占有。
17.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阐释】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的绝对过剩。(×)
【阐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
19.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阐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2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阐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来源:网络
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