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塞尔登中国地图》长160厘米,宽96.5厘米,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并采用上北下南方位,同时标识了欧洲风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图中明朝信息最为丰富,北京城、黄河、各省边界等都有详细描绘。但却仅位于地图左上部分,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地图展现了东亚和东南亚全貌,覆盖了西起印度洋、北抵日本海、东南达印尼中部诸岛的广大地区。该地图瞻观性较高,但它并非一幅中国传统的陆地舆图,而更可能是一幅航海路线图。这些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形成一个网络、最远可达地区最西端的印度于利于特港。图中还标注了如何前往也门、阿曼和霍尔木兹海峡。有学者根据图中信息判定,该地图为明末中国人所绘。
该地图后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约翰·萨利斯获得,辗转落到了约翰·塞尔登(1584—1654)手中。塞尔登是英国律师,下议院议员,东方学家,是对波斯、阿拉伯以及中国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英国学者之一。在他那个年代,海洋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塞尔登比同时代的人更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经历海洋变迁的时代。他主张海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由国家行使管辖权。在去世前夕,他将该地图捐赠给母校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塞尔登中国地图》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摘编自(加)卜正民著《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等
-件径慧技公途东限优元网升b846科术司有9f48学广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简析这幅地图流传到英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判断这幅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以及该地图的意义。
【答案】(1)[参考答案]背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欧洲主要国家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掠夺财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启蒙运动兴起;新航路开辟,航海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和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2)[参考答案]依据:地图的内容使用中国古代绘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采用中国传统上北下南的方位标注,有关明朝的内容最为丰富;以中国南海为中心;航线网络以中国的泉州和漳州港为起点。意义:有助于了解中国明朝后期的对外经贸往来;为了解当时中国和东亚、东南亚甚至其他地区的地理状况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资料;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对于世界的认知;有利于研究当时的中外交往,加强了中外交流。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根据“明末中国人所绘”、“该地图后被东印度公司的约翰·萨利斯获得,辗转落到了约翰·塞尔登(1584—1654)手中”等信息判断可知,《塞尔登中国地图》流传到英国的时间大约在17世纪前期。相关背景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即可。如政治上,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经济上,欧洲主要国家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掠夺财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思想上,启蒙运动兴起;同时当时新航路开辟,航海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和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科术公司元学d665件径有9f48的途网限法技东7900升b846优心软慧5366广-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原因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学者判断这幅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根据“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并采用上北下南方位”可知是地图的内容使用中国古代绘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采用中国传统上北下南的方位标注;根据“图中明朝信息最为丰富”得出有关明朝的内容最为丰富;根据“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得出以中国南海为中心;根据“这些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形成一个网络”得出航线网络以中国的泉州和漳州港为起点。意义根据对地图内容的描述和所学可知,这幅图上有中国对外航海路线的网络,因此有助于了解中国明朝后期的对外经贸往来;而且为了解当时中国和东亚、东南亚甚至其他地区的地理状况提供了较为翔实的资料;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对于世界的认知;有利于研究当时的中外交往,加强了中外交流。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