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实词含义

2024年04月18日 浏览:
2023年高考北京卷

(二)(共10分)

11.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卫灵公》)

件dbfa8849学-点的司83b9限00a1043b软元优4ba5学网根广技术3ab8途公a0b6得东升有a01a科智慧 ②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论语·卫灵公》)

③子曰:“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

(《史记·孔子世家》)

④先生(王阳明)曰:“为学大病在好名。……‘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①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②之意。”

(《传习录》)

【注】①去声:第四声。②声闻过情,君子耻之:语出《孟子》。情,实情。

对于①中画线的句子有两种解读,今人杨伯峻的解读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家称述,君子引以为恨”。④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解读,与杨伯峻有所不同。

(1)说明杨、王两种解读对“称”的读音和词义的理解有何不同。

东9092科智学法有a01a网根b909量慧途件dbfa8849学升40e9司83b9习元公a0b6得48f5软优4ba58c5e限00a1043b得高-点的广a04e46474e754dca习技术3ab8 (2)用自己的话写出王阳明对①“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解读的大意。

(3)在杨、王两种解读中任选一种,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依据,简要解释其合理性。

【答案】(1)杨伯峻认为:称:读chēng,称述、称道。

王阳明认为:称:读chèn,适合、符合

(2)王阳明认为君子担心自己死后,德行配不上自己的名声(名不副实,徒有其名)。

(3)示例:赞同杨伯峻的观点:

依据孔子“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可知,孔子在这里担忧的也是自己的名声不能被称道,自己的主张就不能实行于当世,也就不能让后世了解自己。这比较符合孔子对“道”的推行。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实词含义的能力。

科智网根b909量494c-点的4eca软件dbfa8849学司83b9习的技术3ab8量8237学有a01a得元公a0b6得48f5优4ba58c5e西e765途4c90慧广a04e46474e754dca习东9092升40e9限00a1043b得高学法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杨伯峻的解读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家称述,君子引以为恨”。称:读chēng,意思是,称述、称道。

王阳明“‘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称:读chèn,适合、符合。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

王阳明认为“称”读chèn,就是适合、符合之意;疾,忧虑; 没世,犹如“没身”,即去世。 名:君子之名须以仁成名,才能名实相符,流传后世。

王阳明认为君子担心自己死后,德行配不上自己的名声(名不副实,徒有其名)。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能力。

如赞同杨伯峻的观点:杨伯峻认为:到死而名声不被人家称述,君子引以为恨。

网根b909量494cb474广a04e46474e754dca习元升40e9学法43a6fef2软4e72西公a0b6得48f5司83b9习的有a01a得科智技术3ab8量8237学限00a1043b得高方优4ba58c5e西e765东909274f01b04智慧82e1-点的4eca法途4c90件dbfa8849学

结合“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可知,君子最担忧的就是死后名声不被人称道。我的主张不能实行,还有什么东西能留给后人呢?孔子在这里担忧的也确实是自己的名声不能被称道,那么自己的主张就不能实行于当世,也就不能让后世了解自己。这比较符合孔子对“道”的推行。

参考译文:

①孔子 说:“君子担心死亡以后他的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

②孔子说:“君子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

③孔子说:君子最担忧的就是死后名声不被人称道。我的主张不能实行,还有什么东西能留给后人呢?

④王阳明说:“做学问最忌讳的是追求名声。……担心自己死后名不副实,‘称’读去声,也就是‘名声盖过了实际,君子以此为耻辱’的意思。”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