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
1.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本质属性是阶级性,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
2.国家制度:
(1)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
(2)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代议制)
(3)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4)资本主义国体和政体: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服务于资产阶级的,不可能维护广大公众的根本利益;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国家的阶级性质,是资产阶级对国家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有效工具,也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而不是真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结构形式:单一制和复合制(联邦制和邦联)
4.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本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欺骗人民大众的根本性质。
5.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
(1)是什么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②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③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④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⑤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2)为什么
①必要性——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突出,人类面对许多共同挑战,应同心协力应对。
司智优4416公学限慧法4473途量-技49ec网软科广件东上元的升b714b53f有 ②重要性——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从中国角度),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从世界角度)
(3)怎么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在行动。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
三、中国与联合国
1.联合国的作用
(1)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巨大成就。
(2)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联合国协调国际社会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活动,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人权事业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
(4)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应该继续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推动发展的先驱。
2.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2)作用:
①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②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地区冲突、维和、裁军)
③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 共同繁荣。(会议;对话和合作;人权)
④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全球治理体制改革提供中国方案。
四、世界多极化
1.多极化趋势:
①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②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已经成为我们所处时代的本质要求之一。③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推动建立全球治理体系,有利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建立国际新秩序等。
2.和平与发展: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非传统安全是威胁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③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国际关系:
1.国家利益与国际关系
(1)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3)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5)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6)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基本内容: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对内目标、首要目标、最高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对外目标/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重要目标),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3.大国外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2)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中国大国外交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不是主导作用)。
五、经济全球化
公优44163a952232法9a02888dfd0d升b714b53f有得得得限广件司智dc74科智西2b5d软慧法4473学b192途量949f372cbded东上3fe3349e网-元的术技49ec径 1.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1)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合力共赢。
(2)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3)通过自主创新,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4)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5)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理更胜的原则,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
(6)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输出和输入高质量商品。
(7)要有防范经济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应对风险的本领,要与国际社会协作,完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充分利用国际组织赋予的权利,客观公正地解决分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8)遵循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等原则,变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9)坚持正确义利观,坚决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坚持义利相兼、先义后利,与各国人民共享机遇,共同繁荣。
2.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中国态度:以更加开发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2)中国主张: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中国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挖掘新动力,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
(3)中国行动: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中国和沿线国家共同繁荣。
来源:高考政治加油站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