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2024年04月08日 浏览: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学习重点:

1)君主专制强化的双重效果

2)疆域的奠定

难点:疆域的奠定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清朝建立:1636年皇太极,定都盛京

2、康乾盛世的表现:政治开明、经济发展、民生复苏、国力强大、文化昌盛

3、清朝政治: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有哪些?

(1)奏折制度

特点:密、速、详

作用:①多渠道了解下情; ②提高行政效率;

③强化对官僚机构及官员控制;④加强皇权。

(2)设立军机处

创立:雍正

特点:简、速、密

职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影响:提高行政效率,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大兴文字狱 如康熙帝时的《明史案》

二、疆域的奠定: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比较明朝78页)

(1)维护统一的斗争

①.西南-平定三藩(康熙帝)

②.东南-统一台湾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元司科东d2361c0aa5cb有4c9ead52术软优慧西技-途学b341公升45ac网广点限件

③.西北-平定蒙古准格尔部(康熙)与回疆大小和卓叛乱(乾隆)

④.东北-反抗沙俄的侵略 (康熙帝) 中俄《尼布楚条约》

内容: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对边疆的管辖

1.对西藏的管辖(册封、设机构、立法等方式)

(1)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并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

(2)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

(3)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西藏直接隶属中央,代表中央监督西藏地方事务,清朝对西藏的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明朝设行都指挥使司)

(4)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颁布《钦定西藏章程》,从制度上对驻藏大臣的地位与职权作了明确的规定。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2.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对比汉朝、唐朝、元朝)

1762年设伊犁将军、对天山北路蒙古族实行盟旗制

网得4264途4ff0费优技809d科点量学b341心有4c9ead52术-西限点广点cb525f9f软4f44司件元慧西东d2361c0aa5cb升45ac973f4103公

3.完善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

①在中央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管理蒙古、新疆、西藏的行政、赋税、户口、宗教事务。

4.地方制度调整

地方实行督府体制,全国分为18省,一省长官为巡抚,掌地方行政;几省设一总督,掌军政。

5、对西南地方的管辖:改土归流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1、表现

①人口迅速增长带来了资源的严重紧张。

(清朝前中期人口迅速增长。1741年,当是人口统计是1.4亿,到1840年,人口就增长到了4.1亿。)

清朝时期土地兼并也愈演愈烈,遇到自然灾害,大量的失地农民成为流民,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②清朝的政治腐败非常严重,民不聊生。

③白莲教起义(白莲教起义持续近10年,涉及川陕鄂湘四省,清政府耗费白银2亿两才将起义镇压下去。白莲教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加速了它的衰亡。)

④外部危机四伏: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

有4c9ead52术习网得4264学b341心秀途4ff0费方公4992慧西心ed64技809d元件西广点cb525f9f4f49优司8f2f-西48a1软4f44893e升45ac973f4103科点量限点东d2361c0aa5cb 来源:1系学科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