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计数原理

2024年05月18日 浏览:

总述14字。

类步排组模拟树,

邻板堆色二项式。

分述:

一)

分类加法,分步乘法。

排列分序,组合无序;

有名排序,无名组合。

先组合,再排列,既有外部排列,又有内部排列。

二)

模拟过程,树状分析,

数字化简,标注事算。

①化简,物化数字(数字与字母),列表分析。

②按树状图模拟过程分析。先把限制条件多的进行分类,再分析限制条件少的。模拟过程,数字+字母标记内容,及时标记数字乘加运算。一般而言,大括号上下相加,左右相乘。

③用分步乘法分类加法汇总数据。

分类周延,不缺不滥;

乘除重复,A的排序。

三)

相邻捆绑,不邻插空。

软限-途司件的广网上升东学科元688f99be技公a15d优有慧
有名排序,无名组合。

插空+1,隔板-1。

隔板非负,+1隔板。

隔板特殊点:若条件是非负整数解或空盒的话,最终回归到正整数解。让每个盒子加一个球,让其保底有一个球的前提下去计算。总的球数减1是多少个空,分到几个盒子里,盒子数减1是插的板数,用C(空数,插板数)计算出有多少种分法。若问最终求出的各盒的球数,前面求出的球数-1才是实有球数。

注意区分。相邻捆绑法,不邻插空法总数+1,球放盒内隔板法总数-1。

四)

分堆除A,堆同无名;

兼有乘A,唯一无A。

分堆分组分配问题,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分堆问题,份数相同,又没有明确分配到具体人,意味着无名称无顺序可言,不涉及排列,故分步分配用乘法之后,还要按堆数除以A(几,几)。二是如果分堆份数不同或相同份数明确分配到具体甲乙丙,二个条件具备其一,分步分配用乘法之后,不用按堆数除以A(几,几)。三是分堆份数不同,且明确分配到具体甲乙丙,二个条件同时具备,分步分配用乘法之后,不但不要按堆数除以A(几,几),还要按照排列排序要求,按堆数乘以A(几,几)。

五)计数原理间接法。

当正面直接求分类多不好算,反面好算的时候,就用间接法。方法是先把最重要的条件去掉,计算出总数,减去不符合条件的数,反面就是符合条件的数。适用于“至少”,“相邻捆绑”“不邻插空”。

六)染色问题。

通法:一是模拟过程,化简记录,物化数字(数①、②、③、④,字母A、B、C、D,事件A1色,C1色等。二是跳格分类同色或不同色。三是模拟过程,各类各步记下种数,标注乘加,汇总计算。最后就是各章节的两点论学法,此节两点论,平面染色与立体染色,立体化平面。

七)二项式。

(二项式)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及系数,二项式性质及单调性。

1)二项式定理就是二项式展开式,主要作用是求系数和。求系数和一般赋值x=1消未知数,仅剩系数,相加即可。

二项式通项公式:T(k+1)=C(n,k)·a^(n-k)·b^k,k=0(第一项),1(第二项)…n(第n+1项)。

k=2是第三项。

可以利用通项公式求任意项的情况,包括二项式系数和系数。

2)二项式系数。C(n,k)…二项式系数(不管后面二项式中有常数,而系数则是二项式系数×后面常数)。②通项公式中的项数指的就是二项式的次数+1。③(1/x)^k=x^(-k)。

3)二项式单调性。

①若n为奇数时,C【n,(n+1)/2】=C【n,(n-1)/2】且同时为C(n,k)的最大值。

科8b77公a15d升是广径447a司41327cd8途西学习有网上件的be3f东优8266方慧技58533dd0c264元688f99be上软是-限

②若n为偶数时,C(n,n/2)最大值。如C(98,49)最大。

4)系数和不是二项式的系数和,注意区分概念要清楚)。

一般赋值x=1,-1或0。赋值x=1,是因为x=1就消去了未知数,仅剩下系数了。

常规二项式问题:利用通项公式展开,找相同次数的项或常数项,利用次数相同或为常数则x的次数为零,得参数值,代入参数值求系数。利用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能求出二项式下标为两个系数之和,利用二项式性质,在组合数中上标的数越靠近下标的中间值,二项式的系数越大。注意若问第几项,而不是问系数,那个项数就是上标数+1,或二项式后项次数加1。

八)

创新性题型,透过现象看本质,定位题型。拨开马甲找排列组合,模拟过程树状分析,分步分类。

来源:陈词心说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