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学习重点: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一、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1898)
1、背景
①政治:《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
软高公优学广秀技科3d6afc2e件元11af司a0bf升学4e0a-ff480576习限是东ef8e网量慧途有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阶级: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④思想:维新思想的传播
2、序幕:公车上书
3、开始: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4、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
5、失败的表现及其原因
网量上司a0bf-ff480576习软高途慧技升西东ef8e限是优学e0ea有学4e0a0e04be99科3d6afc2e广秀公件元11af
表现:戊戌政变原因:
(1)客观原因:
①守旧势力很强大;
②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
③把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2)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力量的局限性
6、评价
(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也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2)意义(教材103页第二段)
有法广秀件秀科3d6afc2e9a86慧1317网量上8854司a0bf860d心限是-ff480576习公4e19技费元11af智d772软高升西9f24根根学4e0a0e04be99东ef8e9264优学e0ea途
①政治: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②经济: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思想: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最大的功绩)
(3)教训:在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走不通。
二、义和团运动(1899-1900)
1、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口号:“扶清灭洋”
评价:(1) 具有爱国性质: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ff480576习a67290ad814122a0广秀93517a9a升西9f24根根元11af智d772软高是科3d6afc2e9a86得慧1317西是优学e0ea限是443a司a0bf860d心网量上8854东ef8e9264件秀公4e19途8a1c学4e0a0e04be99有法技费
(2)具有局限性:“扶清”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
“灭洋”带有盲目排外性质,带有浓厚的愚昧落后色彩,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3、意义: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梦想
三、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
1、目的:①镇压义和团(直接);
②瓜分中国(根本)
1、结果:签订《辛丑条约》(1901年9月)
网量上8854软高是科3d6afc2e9a86得-ff480576习a67290ad814122a0司a0bf860d心途8a1c广秀93517a9a公4e19优学e0eaa38a技费4129限是443a有法c88a学4e0a0e04be99东ef8e9264元11af智d772法升西9f24根根得径件秀慧1317西是
3、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注:近代中国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
启示:①落后就会挨打
②中国要强大,必须实现民族独立
来源:1系学科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