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学习重点: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1853-1864年)
1、爆发的根本原因:鸦片战争的爆发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2、过程:1851.1;1853年;1856年。
3、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反封建的革命性)
《资政新篇》(1859年)(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4、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5、影响:①性质: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②直接: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③深远:引起了中央权力的下移;促使了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
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广心司升93da软学限慧网公有元-件4d67优2dc1术途技科东 1、背景:内忧外患
2、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4、内容:4点
①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封建性质)
②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封建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③创办新式学堂 ④筹建海军
5、评价
(1)性质:是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2)进步性:洋务运动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近代化的含义:使用机器大生产) 注意:洋务运动没有进行政治近代化。
(3)局限性:
a.未达到保障国家安全、抵御外敌侵略的目的。
b.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只学西方的技术),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
6、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学西方科技,不变革封建制度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原因
(1)日本方面: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主要原因)
(2)朝鲜方面: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导火线)
有技dcc6e5ce公408c件4d67452f限334c-元优2dc1术41a4东方司广心a9cf法升93da习慧根得上网途科软学
(3)中国方面:清政府腐败落后
2、结果及其危害:中国战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①割三地: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②赔二亿: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③开四口: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设工厂: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标志列强的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
1、影响: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来源:1系学科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