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学习重点: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红军长征精神的内涵
难点:多角度认识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政权建设
(1)1927 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2.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一党专制的政权。
3.北伐统一:
(1)国民政府继续北伐:1928 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2)皇姑屯事件:张作霖因战事不利,决定退出北京。因张作霖不能满足日本的侵略要求,在皇姑屯被日军炸死。
(3)东北易帜:1928 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国民政府在
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4.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
(1)原因
①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
②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③政府发起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表现: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3)阻碍因素: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南昌起义
(1)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2)目的: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回答国民党反动的屠杀政策。
(3)时间:1927 年 8 月 1 日
(4)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5)教训: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行不通。
(1)召开: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2)内容
①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②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秋收起义
(1)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2)1927 年 9 月,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
(3)结果:毛泽东主持召开会议,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4.井冈山星火
(1)过程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井冈山会师:1928 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2)意义
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②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5.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与实践:
(1)武装斗争(前提、保障):到 1933 年 3 月,红军先后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
(2)土地革命(内容、法宝):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广大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在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3)根据地建设(阵地、依托)
①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②政权建设:1931 年 11 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
和国,选举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6.“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历史意义(背)
(1)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2)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革命正确道路。
(3)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三、红军长征
1.原因
根本原因: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时间:1934 年 10 月——1936 年 10 月
司b86f7acd方技升d1058da1科学点网有东9a2b限件094a2398途广费点慧0c4d元高法公4c6d3653772c软783938f6方-优
3.转折——遵义会议
(1)时间: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2)主题: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
(3)内容:
①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②会后不久,政治局常委决定由张闻天负总责,并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
军的军事行动。
(4)意义(背):
①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②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4.走向胜利
①四渡赤水,使敌军疲于奔命。
②巧渡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③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5.胜利标志
①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②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
6.意义(背):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 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7.通过表格认识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大 |
从中国国情出发,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
从中共二大到中共三大 |
从独立斗争到主张与国民党联合斗争 |
从中共三大到国民革命 |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从国民革命到南昌起义 |
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 |
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斗争到探索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 |
从长征到遵义会议 |
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 |
来源:1系学科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