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某学生按图示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
①铜丝表面缓慢放出气泡,锥形瓶内气体呈红棕色;
②铜丝表面气泡释放速度逐渐加快,气体颜色逐渐变深;
③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至几乎无色;
④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最终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始阶段铜丝表面气泡释放速度缓慢,原因是铜丝在稀HNO3中表面钝化
升习限心是-心a4cd优法东学件司e2dc06e5d79df6ea元9ba695dc途aff364be9883是有9f9d493e4444科得广心软习公学8a53心网1076de84上技慧106d664c7990
B. 锥形瓶内出现了红棕色气体,表明铜和稀HNO3反应生成了NO2
C. 红棕色逐渐变浅的主要原因是
D. 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原因是硝酸消耗完全
【答案】C
【解析】
公学8a53心东学软习司e2dc06e5d79df6ea7621升习af6b慧106d664c7990的b537有9f9d493e444447c00481技广心de3a件途aff364be9883是4a3b限心是科得秀元9ba695dc网1076de84上优法量秀智根-心a4cd
【详解】A.金属铜与稀硝酸不会产生钝化。开始反应速率较慢,可能的原因是铜表面有氧化铜,故A项说法错误;
B.由于装置内有空气,铜和稀HNO3反应生成的NO迅速被氧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产生的NO2浓度逐渐增加,气体颜色逐渐变深,故B项说法错误;
C.装置内氧气逐渐被消耗,生成的NO2量逐渐达到最大值,同时装置内的NO2能与溶液中的H2O反应3NO2+H2O=2HNO3+NO,气体颜色变浅,故C项说法正确;
D.由于该装置为密闭体系,生成的NO无法排出,逐渐将锥形瓶内液体压入长颈漏斗,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故D项说法错误;
答案选C。
网1076de84上科得秀4530-心a4cd学8a53心升习af6b广心de3a公途aff364be9883是4a3b限心是技4aab优法量秀智根司e2dc06e5d79df6ea7621有9f9d493e444447c00481慧106d664c7990的b537件元9ba695dc心东学软习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