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古代农业

2024年07月23日 浏览:
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同一块耕地上连续耕作,重视水利灌溉、粪肥使用及田间管理,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特征。先秦出现的连作制在两汉发展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冬小麦种植的推广,为豆类作物与大、小麦的轮作提供了条件,麦类作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44~200倍,唐代北方麦豆两熟制普及。宋代南方水稻育秧、插秧技术推广与提升,普遍实行稻麦轮作,同时圩田、梯田等大量出现。明清随着美洲作物的传入、双季稻的推广,轮作物种更为丰富,山地、丘陵等得到进一步利用。传统农业的不断发展,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提供了经济支撑。

——摘编自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等

东技件广44eb-西公bfaa司4ee0网慧学软径升学限途元优有科

材料二 罗马帝国时期,农业中普遍采用轮作制。4世纪后,法兰克人从罗马人那里掌握了二圃耕作方式,轮流耕种全年耕地的1/2。10世纪起,重犁的采用以及长达300年的大垦荒运动,扩大了耕地面积。三圃制流渐流行,耕地依自然条件划分为三大块,分别进行春播(大麦、燕麦等)秋收、秋播(小麦、黑麦等)夏收和休耕。耕地收割完毕和休耕的土地成为"敞地",作为公用牧场。13世纪,豆科植场加入轮种,谷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3~4倍。14、15世纪,粗放农业开始向集约农业过渡,农业与畜牧业进一步结合,葡萄、啤酒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增,近代西欧农业的许多特征逐渐形成。

——摘编白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与西欧古代农业在土地利用方式上的主要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和西欧古代农业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答案】(1)主要差异:

中国:以精耕细作、连续耕作为特征,且轮作作物种类不断丰富;重视水利灌溉、粪肥使用和田间管理;南方普遍实行稻麦轮作,圩田、梯田等得到大量开发利用。

慧学技升8a02件公bfaa优软径元-西9cc9司4ee0广44eb术东有限42b2途学科得网

西欧:普遍实行轮作制,有二圃制、三圃制等;将耕地划分为不同区域进行轮种和休耕;注重农业与畜牧业的结合,向集约农业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增大。

(2)影响:

中国:传统农业的不断发展为中华文明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有利于人口增长和社会稳定;丰富的农产品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长期的农业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也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

西欧: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与畜牧业的结合及经济作物的种植,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近代西欧农业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对近代西欧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和西欧。主要差异:首先从中国角度来分析,据材料一“先秦出现的连作制在两汉发展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冬小麦种植的推广,为豆类作物与大、小麦的轮作提供了条件”可知,以精耕细作、连续耕作为特征,连作制与轮作制并存,且轮作作物种类不断丰富;据材料一“在同一块耕地上连续耕作,重视水利灌溉、粪肥使用及田间管理,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特征”可知,重视水利灌溉、粪肥使用和田间管理;据材料一“宋代南方水稻育秧、插秧技术推广与提升,普遍实行稻麦轮作,同时圩田、梯田等大量出现”可知,南方普遍实行稻麦轮作,圩田、梯田等得到大量开发利用。然后从西欧的角度去分析,据材料二“罗马帝国时期,农业中普遍采用轮作制。4世纪后,法兰克人从罗马人那里掌握了二圃耕作方式,轮流耕种全年耕地的1/2”“三圃制流渐流行,耕地依自然条件划分为三大块”可知,普遍实行轮作制,有二圃制、三圃制等;据材料二“耕地收割完毕和休耕的土地成为"敞地",作为公用牧场。13世纪,豆科植场加入轮种”可知,将耕地划分为不同区域进行轮种和休耕;据材料二“粗放农业开始向集约农业过渡,农业与畜牧业进一步结合”可知,注重农业与畜牧业的结合,向集约农业发展;据材料二“葡萄、啤酒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增”可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增大。

【小问2详解】

限42b2-西9cc9有公bfaa学41eb智升8a02量途司4ee0科得ea36软径技网广44eb术优件慧学东元

本题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和欧洲。首先从中国的角度来分析,据材料一“传统农业的不断发展,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提供了经济支撑”可知,传统农业的不断发展为中华文明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有利于人口增长和社会稳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丰富的农产品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据材料一“宋代南方水稻育秧、插秧技术推广与提升,普遍实行稻麦轮作,同时圩田、梯田等大量出现”并结合所学可知,长期的农业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和经验;结合所学知识,从消极方面去分析,中国社会小农经济的高度发展,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也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然后从西欧的角度来分析,据材料时间结合所学可知,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据材料二“粗放农业开始向集约农业过渡,农业与畜牧业进一步结合,葡萄、啤酒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增”并结合所学可知,与畜牧业的结合及经济作物的种植,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二“近代西欧农业的许多特征逐渐形成”并结合所学可知,为近代西欧农业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对近代西欧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