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水平运动即风,空气运动是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作用于空气的力主要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
1、形成风的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①地面受热不均,引起空气上升和下沉的垂直运动,并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②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作气压梯度。
③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做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
(2)地转偏向力
技4176费学升慧公心心广3e1e865a有量费64ea-得446a限司优网86aff96e科429c西软途2dc9f8a0东件元
①使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无偏转。
②与物体运动方向始终垂直。
③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
(3)摩檫力
①由于地面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既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也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
③近地面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4)规律总结
东4d75广3e1e865a司费慧件6c6b优上网86aff96e技4176费ca4cd485有量费64ea学软法限元方公心心途2dc9f8a09b5d升科429c西-得446a 2、判断风力大小
(1)看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
①同一幅等压线图上,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如上图,风力:A>B>C>D。
②不同等压线图上,若比例尺相同,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
③不同等压线图上,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相等,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
④根据温差判断:一般温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2)看距风源地远近
距风源地近,则风力大,如我国西北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力大。
(3)看摩擦力大小
①平原、高原地面平坦开阔,阻挡作用弱,风力大,如内蒙古高原;风由陆地吹向海面或湖面,摩擦力变小,风力变大。
②随着海拔升高,空气运动所受的摩擦力变小,故风速小,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增大,北半球风向逐渐向右偏转,南半球逐渐向左偏转
科429c西上有量费64ea限学软法4d6e司费术d79ea62dc8b1公心心学东4d75广3e1e865a途2dc9f8a09b5d优上是技4176费ca4cd4851003-得446a上4bb0升0ade网86aff96e秀元方慧件6c6b
(4)看植被多少
植被茂密,阻力大,风力小;植被稀疏,阻力小,风力大。
(5)看地形因素
地形(河谷、山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大。
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在峡谷地带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峡谷地形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
3、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方法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若为高空风则偏转90°。
司费术d79ea62dc8b1593d心东4d759aff0675f337技4176费ca4cd4851003网86aff96e秀秀限学55ab4b24科429c西上9e49-得446a上4bb0根优上是元方1f0d件6c6b公心心学有量费64ea智升0ade广3e1e865a学费慧软法4d6e途2dc9f8a09b5d
4、根据风向判断气压高低和南北半球
(1)根据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可知:图中南侧为高压,北侧为低压。
(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可绘出水平气压梯度力F水。(3)从图中可知风向比F水偏右,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并在风向的右侧绘出地转偏向力地,并且垂直于风向。
(4)根据摩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反,绘出摩擦力F摩。
5、风的表示方法
风的表示方法主要有风玫瑰图、风向频率图和风向风速图等。
来源:高考地理资讯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