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京都市圈包括东京中心城区及外围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推行疏解政策,城市功能和人口从东京中心城区向外围地区分散。2000年,颁布相关法规,进一步促使大型商业设施(大型购物中心和网购物流中心等)在东京都市圈外围地区开设,然而由于经济长期低迷,东京中心城区的活力下降。为了扭转这种趋势,东京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减少土地利用限制等措施,促进大型购物中心在中心城区再集聚,如图示意2019年东京都市圈大型商业设施的分布。
(1)指出2000年前后东京都市圈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变化特点。
(2)说明交通布局对东京都市圈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有利影响。
(3)指出东京都市圈网购物流中心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4)说明大型购物中心向东京中心城区再集聚的有利条件。
【答案】(1)大型购物中心数量增加,空间分布范围扩大;外围地区增加较多,中心城区增加较少;更倾向于在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沿线分布;由散点分布逐渐向环形放射分布转型。
(2)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的建设,提高了外围地区交通可达性,为大型购物中心在外围地区扩展提供条件;促使大型购物中心沿着交通线形成环形放射式分布格局;提高了出行效率,加大了大型购物中心的辐射范围,扩大客源;便于货物集散,降低进货成本;完善配送条件,利于大型购物中心向网购模式转型。
(3)数量较多;以分布在外围地区为主;靠近公路等交通线。原因:互联网和经济社会发展,网购需求快速增长;网购物流中心无需顾客到店,对人流量要求低,但仓储规模大,占地要求高;外围地区用地空间大,且土地成本低;临近公路等交通线便于货物集散。
(4)政府引导东京都市圈再城市化,政策支持力度大;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配套水平提高;中心城区高端消费群体多,市场潜力大;中心城区辐射范围大,客流有保障;中心城区发展历史悠久,知名度高,外来商务客流和游客多;购物中心集聚提升规模效应,增强了吸引力。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东京都市圈大型商业设施的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商业区分布的变化特点、商业区分布的影响因素、交通物流业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到,2000年以前的大型购物中心,主要集中在东京市周边地区。而2000年以后,其大型购物中心的数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其范围开始向外逐渐拓展,空间分布范围扩大,尤其是外围地区增加数量较多,中心城区增加数量相对较少。从增加的位置来看,其增加数量较多的更倾向于高速铁路及轨道交通的沿线,原本2000年以前的购物中心主要是沿轨道交通分布呈散点分布,现逐渐向环形放射状分布转型。
【小问2详解】
高速铁路及轨道交通的建设大大提高了交通的通勤度,提高了外围地区交通的可达性,这为购物中心在外围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促进了人口向该地区流动的可能性。同时促使大型购物中心沿着交通线的环形放射状向外呈现分布发展,促进商业中心形成环形放射状的分布格局。交通线的拓展及发展也便于货物的集散和运输,能够降低进出货物的成本,由于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这也加大了购物中心向外的辐射范围,扩大了其客源市场。同时也有利于商业中心向外完成配送业务,促使配送条件的改善,利于购物中心向网购模式转型和发展。
【小问3详解】
从图中来看,其网购物流中心主要分布在外围地区,主要是在公路沿线或沿公路交通线发展,在东京西北部分布相对较多。伴随着互联网经济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网购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网购方便顾客的购买,使得顾客可以不用到店便可以完成对商品的购买,故其物流中心不需要分布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对人流量的需求相对较低,但是由于网购发展较快,对产品的数量要求较多,种类较多,故仓储的规模相对较大,其占地面积大而外围土地用地空间大,且在城市郊区土地成本低,而靠近公路使得货物便于运输和集散。
【小问4详解】
材料提及东京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减少土地利用限制,促使大型购物中心在中心城区再集聚,政府引导都市圈再城市化,其政策支持力度相对较大,并且逐渐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使其中心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有所提高。而原本中心城区相对的高端消费人群较为集中,其市场的发展潜力也相对较大,中心城区距离周边地区距离近,其辐射的范围影响力更大,人流量和客流量更有保障。中心地区其发展历史更长,知名度更高,外来的客流和游客也在此处相对较为集中,便于其发展。而购物中心的建设提升了中心地区的集聚,也促进了该地区相关产业的集聚,能够提升该地的规模效应,使其提高吸引力,促进东京中心城区再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