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安徽卷(地理)-西北地区自然特征

2024年08月06日 浏览:
2024年高考安徽卷

地层沉积物的组成及粒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古地理环境的变化。陕西榆林横山区地处沙漠—黄土过渡带(如图1)。图2为横山区某地沉积地层剖面示意。该剖面厚度为17.55m,地层沉积连续,层位清晰。研究发现,该剖面古风成沙层平均粒径较大,沙质黄土层次之,沙质古土壤层最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7. 推测该剖面古风成沙层沉积物的搬运动力主要是( )

A. 高空西风气流 B. 东北信风 C. 东亚冬季风 D. 东亚夏季风

8. 在a1到c1地层沉积期间,总体上该地区( )

A. 气候由暖湿趋于冷干 B. 过渡带先向西北移动,再向东南移动

C. 沙尘暴频次先减少后增加 D. 沙漠先向东南扩张,再向西北收缩

【答案】7. C 8. D

【解析】

【7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结合图文材料可知,高空西风气流对地面沙层沉积影响较小,A错误;该区域属于我国西北地区,我国大部分属于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不受东北信风的影响,B错误;图中显示沙漠-黄土过度地带西北线长于东南线,证明西北沙层沉积范围更大更广,风主要来自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逐渐减弱,结合我国季风特点,该陪面层古风沙层沉积物搬运动力主要是东亚的冬季风,而不是夏季风,C正确,D错误。答案选择C。

【8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a1到c1地层沉积期间,b1占比最大,属于古风成沙,平均粒径较大,则该时期风力最大,气候相对干燥;a2时期为沙质黄土,粒径次之,风力较小,气候较为湿润;c1为沙质古土壤,粒径最小,也就是风力最小,气候最为湿润,因此总体上为冷干趋于暖湿,A错误;结合上题,同时可推测,受西北风影响,风力由大减小,沙尘暴次数由多减少,C错误;其过渡地带应先向东南移动再向西北移动,B错误;最终也导致沙漠先向东南扩张,后向西北收缩,D正确。答案选择D。

【点睛】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以干旱为主,属于干旱和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日温差大,干旱少雨,多大风天气,地表以荒漠、荒漠草原为主;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海洋水汽的阻隔,使西北地区水汽少,从而降水稀少。

途高科有秀4a81600b37c2软西学学的东智81e946f7优量2a7554cd高网40a2b63432190a42元公9928的bb40慧技限西6036b7d7法件931c升-司方广429f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