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湖北卷(历史)-农耕文明与疆域变迁

2024年09月14日 浏览:
2024年高考湖北卷


16. [农耕文明与疆域变迁]

材料一

西汉形势图

张骞“凿空”后,西汉开始控制西域,第一次形成由河西走廊连接中原和西域的版图,形状如图。

司公的点升限4419元bdec技科461f途点有慧软优件ea06b78b点东点广秀-4a24网843b上学 西汉末年,西域为匈奴所控制。东汉前期,朝廷恢复对西域的管控。东汉末年,中原政权再次失去西域。曹魏西晋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再一次形成。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盛唐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又一次形成。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等

材料二 中原王朝一般属于农耕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经营的区域往往是农耕区。其疆域也往往以该区域的边缘为界:北阻大漠、草原,沿年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修筑长城,区隔游牧;东南阻于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西南阻于山高流急的横断山脉和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只有西北沿河西走廊的狭长农耕带通向新疆。

新疆以天山为界,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塔里木盆地,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雪山融化,形成了绿洲农业,也便于中原王朝驻屯军队。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版图相较秦朝时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设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形状版图反复出现的原因。

【答案】(1)变化:版图范围明显扩大;开始对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机构: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进行军政管理。

(2)原因:中原政权的政局动荡、更迭与强大,影响对西域的控制程度;不同的少数民族势力的兴衰;中原王朝一般的地理环境,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新疆的农业优势。

【解析】

【小问1详解】

件ea06b78b点学途点网843b上慧科461f升秀限4419公的点91fe技bb7a优-4a24术软东点有4980广秀司元bdec

本题是变化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中国)。变化:根据材料中的西汉形势图和所学可知,西汉时期西部版图相较秦朝时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版图范围明显扩大和开始对河西走廊、西域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机构: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时期,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进行军政管理。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原因:据材料一“西汉末年,西域为匈奴所控制。东汉前期,朝廷恢复对西域的管控。东汉末年,中原政权再次失去西域。曹魏西晋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再一次形成。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盛唐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又一次形成”可知,中原政权的政局动荡、更迭与强大,影响对西域的控制程度;根据材料一“西域为匈奴所控制”“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可知,不同的少数民族势力的兴衰;根据材料二“中原王朝一般属于农耕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经营的区域往往是农耕区”可知,中原王朝一般的地理环境,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材料二“新疆以天山为界,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塔里木盆地,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雪山融化,形成了绿洲农业,也便于中原王朝驻屯军队”可知,新疆的农业优势。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