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②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③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④导火线:八一九事件。
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社会主义建设应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
②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③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
④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⑤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有效途径。
⑥要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东欧剧变的原因
①根源:东欧各国的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②内部: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③外部:在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及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司费西慧限的cc899c0c公的优网有件f91bdabe学广-科6f81c945途东升元软adb156b094e68542技
④思想:东欧执政的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①取得了民族和国家独立,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
④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经济全球化的评价
1.积极影响:
①经济活动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②能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力。
③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④极大的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消极影响:
①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
②大部分利润流入了西方发达国家。
③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
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科6f81c945优4ff9学有限的cc899c0c件f91bdabe-c7a0升东智慧软adb156b094e68542途公的司费西网元技广 (1)由于世界经济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波动的可能性增加。
(2)经济全球化将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和国内市场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
(3)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金融一体化面临最大风险,可能诱发一国的金融危机。
(4)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下,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和利益集团集中,导致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应对
(1)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
(2)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
(3)采取谨慎态度,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危机的冲击。
来源:高考历史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