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区位分析类问题答题思路

2025年01月25日 浏览:

区位分析类问题的设问形式包括:影响区位的因素(包括主导、主要或限制性因素等)、评价区位布局是否合理、区位因素的变化三个方面。

1.农业区位因素

【常考角度】某一作物(或生物)生存的条件分析。

答题的关键是先分析材料,掌握该作物(或生物)的生活习性,然后据此结合图示逐一分析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即可。

(1)自然因素(由气候的水热条件决定能否种植某种作物)

①气候(光、热、水、温、风)

a.光照、昼夜温差影响农作物产量及有机质和糖分的积累。

b.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熟制、生长时间、上市时间及产量。

c.降水影响农作物的类型。

d.风对一些植株高大且易倒伏的农作物影响较大。

②地形:沿海平原、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盆地、河谷等地的地势平坦,耕作条件好;高大山地、高原等地的地势起伏较大,耕作条件不好。

③水源: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可提供灌溉水源。光热条件好,但气候较干旱的地区,水源(指天然降水)既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又是主导性因素。

④土壤:土壤肥力状况;土壤透气性和酸碱性。

⑤生物因素:病虫害。

(2)社会经济因素(尤其对商品农业影响较大)

优网b1b99a09a31d限7002学科费是软43ab秀-广东51508009公技途司心有上慧7b3359c8元5ccffbe9件法升

①市场:距离市场的远近及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等要求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包括河运、海运、公路、铁路、航空等)。

③技术: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灌溉技术、冷藏保鲜技术等。(主要影响商品农业,自给农业则一般不考虑)

④劳动力:数量、素质、种植经验等。一般来说,经济作物的种植对劳动力的需求要大于粮食作物的种植。种植水稻比小麦、玉米的劳动力需求大。

⑤国家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等。

⑥其他:如耕作经验、饮食习惯等。

2.工业区位因素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区位因素

是不同的,燃料、原料对传统工业影响较大,对新兴工业影响较小,市场、交通、政策、环境等是它们共同的区位因素,环境因素在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中考虑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1)传统工业的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自然资源(矿产、能源、水源、土地)状况、地形条件(如位于平原地区)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a.经济基础;b.交通条件:水路、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等;c.距离问题:是否靠近原料产地或燃料产地;d.劳动力:数量、工资水平和素质;e.科学技术:周边是否有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f.市场:是否靠近市场。

③环境因素:一般而言,传统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较多,所以既要考虑工业污染物排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也要考虑区域环境对污染物的承载力。(主要从风向和水源两个角度考虑: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宜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者是位于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有水污染的工厂宜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

(2)新兴工业的区位因素

①创新能力:科技是新兴工业的主导因素,受教育科技水平、劳动力素质、创新环境等影响。

升东51508009件法途网b1b99a09a31d量-点西广习科费是软43ab秀公3701e253心528e有上技限7002上优44f4学6f74c7aa元5ccffbe94041司心38c02bcf慧7b3359c8 ②环境质量:新兴工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有优美洁净的环境,多分布在城市上风上水方向,或者在传统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较小的地方。

③交通运输:需要有发达的航空运输和高速公路网。

④消费市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⑤其他:政策扶持、社会协作等。

⑤影响交通运输区位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及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其中,自然因素属于限制性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而科学技术条件则是保障性因素。

【典型设问】如2017年课标全国卷Ⅱ第37(3)题: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3.交通运输区位因素交通区位因素

有“点”“线”之分,交通运输网中的点有港口码头、车站、机场等,交通线有铁路线、公路线等,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应作具体分析。

(1)港口的区位

①自然条件决定港口的位置

a.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经济位置等。

b.陆域条件:陆地平坦开阔利于储存货物,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c.水域条件:港阔水深,不冻不淤,淡水充足,湾内避风良好(或背风)。

②经济腹地决定港口的兴衰

看经济腹地的范围大小、资源优劣、经济强弱、与腹地交通联系是否便利。

③城市依托促进港口的发展

港口所依托城市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辐射带动能力等会影响港口的建设和发展。

④其他因素:如政策、科技水平等。

元5ccffbe94041公3701e253心528e技a179件法量广习根有上径慧7b3359c8学6f74c7aaf2d7acb7法科费是升c2a641c5优44f4网b1b99a09a31d量-点西根94d5司心38c02bcf软43ab秀2abf8a64东51508009途限7002上

(2)铁路线的区位

①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线路的总体走向(宏观选线)。

铁路线的总体走向(通往的地区)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城市分布、资源开发条件、路网布局、国防需求等决定。

②自然条件影响线路的区域布局形态(微观选线)。

在总体大方向确定的情况下,铁路线具体从什么地方经过,其选线路径受到地形、地质、气象气候、水文状况、生物分布、生态环保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来源:高中学习帮

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