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技巧】对策措施类问题在答题时主要考虑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四个方面。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是地理的四大核心素养。面对当今世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人类应该采取措施和对策,更好地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策措施类的问题能够很好地考查考生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设问形式。
对策措施类的解题思路,最根本的原则是要对“症”(原因)下“药”(措施),根据原因或危害,寻找相应措施。
1.干旱缺水问题
(1)开源
①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②跨流域调水;③修建水库;④海水淡化等。
(2)节流
①加强用水管理,实行水价调节,增强节水意识;②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③防止和治理水污染;④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⑤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等农业灌溉技术。
2.能源紧张问题
(1)开源
【方法总结】措施类问题答题思路主要有管理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四个方面。在答题时结合具体情况逐一展开分析即可。①立足国内,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增加能源产量;②放眼国际,采取多元化战略,开拓更多石油进口渠道;③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④建设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缓解东部能源紧缺问题;⑤稳妥发展核电、利用乙醇汽油等;⑥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
(2)节流
①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②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③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3.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资源枯竭问题)
学东c75f慧径-根司上高有d0d8软b9bf8392件bb3b学4c17优94b9科e065a950元限公升209e1613技方网广术途
(1)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使经济结构多元化;(2)改造传统产业,减少数量,扩大规模;
(3)发展科技,为地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4)治理污染,美化环境,营造绿色空间;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等。
4.保护湿地
(1)退田还湖(还沼、还塘),退耕还林(还草);
(2)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禁止滥捕滥伐;
(3)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特别注意】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即便设问中没有对原因进行考查,也应该首先分析成因,然后再找对策。
(4)建立休渔制度,限制网捕,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5)加强宣传,建立健全法规,增强公民保护湿地的意识;
(6)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7)利用优美风光发展旅游业
5.红壤的治理
(1)增施有机肥(治贫);
(2)施熟石灰(治酸);
(3)掺沙子(治黏);
(4)种茶树或马尾松(治酸)。
6.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问题
(1)改变单一种粮的局面,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发挥当地光热资源及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因地制宜,农、林、牧同步发展;
(2)对优势资源进行系列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
(3)解决农村生活用能,减少薪柴砍伐,封山育林保持水土;
(4)植树造林,大力发展经济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来源:高中学习帮
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