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错点31
错误地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辨析 虽然两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常错点32
错误地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辨析 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
常错点33
错误地认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辨析 苯酚的电离能力虽比碳酸弱,但却比碳酸氢根离子强,所以由复分解规律可知:苯酚和碳酸钠溶液能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
常错点34
错误地认为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在其中加入足量浓溴水,再把生成的沉淀过滤除去。
辨析 苯酚与溴水反应后,多余的溴易被萃取到苯中,而且生成的三溴苯酚虽不溶于水,却易溶于苯,所以不能达到目的。
公48ac科限广智途学优c6dd3db9升东有元慧件司网4631技西软-
常错点35
错误地认为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
辨析 葡萄糖、甲酸、甲酸某酯可发生银镜反应,但它们不是醛。
常错点36
错误地认为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
辨析 高分子化合物有两个特点:一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几万到几百万;二是高分子化合物的各个分子的n值不同,无固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而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固定的,一般在几百范围内,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常错点37
使用试管、烧瓶加热液体时,忽视对液体量的要求,所加液体过多。
辨析 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积的1/2。
常错点38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记错药品和砝码位置,称量NaOH固体时,误将药品放在纸上。
辨析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是左物右码。称量NaOH固体时,应将NaOH放在小烧杯内或放在称量瓶内。
有218d优c6dd3db978fb640e公48ac习软4e57799f广智b327件费慧技西-得学途东径升限司量元fb86网4631科 常错点39
混淆量筒和滴定管的刻度设置,仰视或俯视读数时,将误差分析错误。
辨析 量筒无“0”刻度,且刻度值从下往上增大,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端,从上往下增大。观察刻度时相同的失误,误差相反。
常错点40
混淆试纸的使用要求,测pH时误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辨析 使用石蕊试纸、淀粉KI试纸时要先用蒸蒸馏水润湿。
来源:广东高升大
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