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易混易错(7)

2025年02月06日 浏览: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中华法系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代表性法典为《民法典》。 (╳)

【阐释】中华法系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代表性法典为《唐律疏议》。

2.法律体现全体公民的共同意志,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阐释】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阐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一总目标,有利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法在国家治理中只有政治职能,只体现在政治领域。(╳)

【阐释】法在治理国家中具有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罚所具有的这两种职能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

广科升网件公东学软是技限智a230慧费有a953司-优bdff途4fc2元 5.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为人权法治保障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证。(╳)

【阐释】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为人权法治化保障提供了坚强保证。

6.坚持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坚持党纪高于国法,党员干部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阐释】法律规范调整人的行为,是对全体公民的基本要求,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党纪要严于国法,而不是高于国法。

7.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我们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阐释】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我们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但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依法治国。

8.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经济和政治文化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

【阐释】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

9.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守法和司法平等。(╳)

【阐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平等的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适用法律,它是指守法平等和司法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因为法律具有阶级性,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

10.中国人民正在全面落实以德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阐释】中国人民正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慧费-径习升bb98e19f司4b1fd9c176b5软是公广限智a230a80960df学技途4fc2上科4c9e有a953东上元件量优bdff网 11.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我国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阐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的是我国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而不是我国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12.依德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阐释】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3.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阐释】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4.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一体建设,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共同推进。(╳)

【阐释】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1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阐释】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16.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

【阐释】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径习afd2优bdff件量费学学司4b1fd9c176b5公术有a95347a0科4c9ef015569b升bb98e19fa69f网法软是4b3e径慧费广途4fc2上489f元限智a230a80960df智技62140566东上
17.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阐释】坚持法治建设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8.公平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阐释】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19.我们要既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

【阐释】我们要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来源:网络

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