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易错点(3)

2025年04月28日 浏览:

4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用的容量瓶一定经过干燥

解析:无需干燥,因为定容与洗涤时都得加水。

49.称量时,称量物质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解析: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其它药品一般放在纸上称量。

50.氢氧化钠溶液贮存于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解析:因玻璃塞中的SiO2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带有粘性的硅酸钠溶液,使玻璃塞无法拔出。

51.用酒精清洗有硫沉淀的试管

解析:因硫易溶于二硫化碳、微溶于酒精中,故应用二硫化碳洗涤。

52.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醛和水的混合物

解析:因乙醛和水二者互溶不分层,故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

网的科技东9499元途习慧广有学升软优-dbd9司件40d0公限
53.用100℃的温度计测定浓硫酸的沸点

解析:因浓硫酸的沸点的383.3℃,已超过温度计的最大量程,故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54.测定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时,先称取一定的晶体,后放入坩埚中,

解析:测定硫酸铜结晶水的含量时,应先称量坩埚的质量,再放入硫酸铜的晶体,后称量。

55.为使生成的银镜光洁明亮,应采用水浴加热并将银氨溶液和乙醛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解析:做银镜反应时,在用水浴加热后不能振荡,否则生成的将是黑色疏松的银沉淀而不是不是光亮的银镜。

56.测定结晶水时,将灼烧后的硫酸铜晶体的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然后称量其质量。

解析:若将灼烧后的硫酸铜晶体的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硫酸铜粉未会吸收空气中的水从而使测定的结果偏低。应放于干燥器进行冷却。

57、进行中和热实验测定时,需要测定反应前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及反应后溶液的最低温度

解析:正确的做法是需要测定反应前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及反应后溶液的最高温度。

58、若气体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该气体为酸性气体。

解析:在酸碱指示剂中无紫色的石蕊试纸。

59、用PH试纸鉴别PH=5.1和PH=5.3的两种NH4Cl

网的司升广限ef6c7abb东9499学优e1608d20技8414慧公方有b17d软途习的西元件40d0a35e-dbd9点科

解析:广泛PH试纸测溶液的PH的数值为1-14之间的整数,不能取小数。

60、除去CO2中的SO2,可用饱和的Na2CO3溶液

解析:虽然SO2可与饱和的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可是CO2也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HCO3。

61、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减小,所以可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的氯化钾的氯化钠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解析:因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故用冷却法无法让氯化钠析出,从而得不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应采用蒸发结晶法。

62、由于胶粒的直径比离子大,所以淀粉中混有的碘化钾可用过滤法分离。

解析:因胶粒能透过滤纸,故无法将混有碘化钾从淀粉中分离出来,应用渗析法。

63.用铁屑、溴水和苯混合制溴苯。

解析:应用铁屑、液溴和苯混合制溴苯而不能用溴水。

64.用10mL量筒量取5.80mL盐酸

解析:因10mL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所以用10mL量筒只能量取5.8mL的盐酸。

65.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

解析:因新制的氯水中含具有漂白作用的HClO,会漂白变色后的PH试纸。

66.从试剂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科学-dbd9点9355件40d0a35e升法元61ba951e有b17d东9499司公方89469c4e限ef6c7abb慧986a技8414软智广法网的术途习的西8905优e1608d20

解析:一般地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但Na、K等却可以放回原试剂瓶。

67.过滤过程中洗涤沉淀时,应向沉淀上加水并不断搅拌,使水自然流下,重复2-3次。

解析:不能搅拌。正确的作法是向沉淀中加蒸馏水,使水没过沉淀,等水流完后再重复操作几次。

68.测定中和热时,用环形铜质搅拌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可使测得的温度更准确

解析:铜质搅拌棒比玻璃棒更易导热,测量误差更高。

69.日常生活中可能粥汤检验碘盐中是否含有KIO3。

解析:粥汤只能检验碘单质的存在,而不能检验KIO3的存在。

70.检验甲酸中是否混有甲醛,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甲酸,再做银镜反应实验。

解析:因甲酸钠中仍含有醛基,也能发生银镜反应。正确的方法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NaOH的溶液中和甲酸,然后蒸馏,在镏出物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是否有银镜反应发生。

来源:高考化学

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