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这场革命的完成。
2.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一方面是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和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另一方面,又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3.1689年《权利法案》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而使议会治理国家的权力增强,有利于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4.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发挥了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
5.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在光荣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国家体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
英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6.自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渐保守,议会的作用下降,国家的权力中心逐渐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
7.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有优40437301慧量网学软8438技-件b757点得公东科元心途根4d1748e3司4b67限升广 8.英国责任制内阁下:
内阁要在下议院中占有决定作用的多数;在大政方针上阁员保持一致并集体负责;内阁所设的首脑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且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首领。
9.独立之初美国的邦联作为松散联盟,造成国家权力的微弱及各州权力的过大,使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10.美国的总统权利使联邦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其政治制度被称为总统共和制。
美国总统的权力由宪法赋予。
11.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拥有较大权力。州政府机构的设置与联邦政府相同,也由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构成,实行分权和制衡。
州的行政首脑是州长,州议会实行两院制。
12.“分权与制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之间相互制约达到平衡。
总统和国会之间、国会自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衡。
13.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14.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15.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16.刚刚独立的美国既要建立强有力的政权以确保独立,又要防止政权走向独裁,故美国1787年宪法强调三权分立的原则。
广学6e7ba54c元心慧量智限软84382474升高8299途根4d1748e320ff科西网d5e5量公有技5e11优40437301件b757点得东智司4b67-
17.两党对峙交替执政,在国会中激烈角逐,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但需明确,它们的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18.在德意志,本应代表民意的议会,特别是帝国议会作用很小,实权掌握在皇帝和宰相手中,因此,议会在德意志只起到装点门面的作用。
19.法国共和制体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德国君主立宪制下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20.德国君主立宪制有世袭君主;而法国共和制的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21.法国议会拥有立法权,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内阁;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掌握行政权。
德国政府首脑(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拥有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及决定对外政策等实际权力。
22.法国共和制确立历程所呈现的特点:政权更替频繁,政局动荡不安,帝制、共和制几次反复;共和国确立之路充满了曲折反复,呈波浪式前进。
23.英国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无权解散议会。美国规定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行使行政权,也无权解散议会。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是国家元首,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24.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德意志帝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25.资本主义政体复杂多样,影响政体的因素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资产阶级成熟程度、该国阶级力量对比以及地理条件、历史传统、民族特点、国际环境等。
来源:高中学习帮
编辑: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