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元珍以诗送绿石砚所谓玉堂①新样者
软得4ee7升件a0d89c1c公径优限东8032司有点-慧广19f72a94科途学费网技43d9元
王安石
玉堂新样世争传,况以蛮溪②绿石镌。
嗟我长来无异物,愧君持赠有佳篇。
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
还与故人袍色③似,论心于此亦同坚。
【注】①玉堂:宋代称翰林院为玉堂。②蛮溪:指南方的溪流。③袍色:官袍的颜色。古时低级官员袍服为青绿色。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头没有多加铺垫,而是开门见山,直接书写所咏之物。
B. 诗人从样式、材料产地以及材质等方面,对绿石砚加以鉴赏。
C. 朋友馈赠的绿石砚以及随砚附送的诗作,都令诗人心存感念。
D. 石砚出自瘴雾之地,看起来水渍斑斑,但洗后就变得鲜亮了。
技43d94ee5学费4c5e32077192元fb9d366a限得9c00软得4ee7aca9司高高b2c5升d6b9459fe1b81051慧是公径是西网心-高a66622de科4990优东8032习有点广19f72a944f60智8e0b途9d60a93b法点件a0d89c1c
16. 尾联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涵,请简要赏析。
【答案】15. D 16. ①尾联两句以砚喻人。②由石砚的绿色联想到友人官位低微,暗含惋惜;③继而赞美友人的节操坚贞不移,一如石砚的质地坚硬纯正。
【解析】
【分析】王安石此诗以绿石砚为媒,展露士人雅趣与宦海情谊。前两联以“玉堂新样”起势,颔联“愧君持赠”转入人情酬唱,颈联“瘴雾”“春波”意象对比。尾联妙用“袍色”双关,将砚石之坚与故交之贞绾合,升华出超越器物的精神共鸣。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看起来水渍斑斑,但洗后就变得鲜亮了”错误。颈联“久埋瘴雾看犹湿,一取春波洗更鲜”意思是砚台虽久埋潮湿环境仍保持润泽,经春水洗涤愈发鲜亮。而非“水渍斑斑”。
故选D。
件a0d89c1c7053公径是西限得9c00司高高b2c5广19f72a944f60智8e0be5955b86习技43d94ee54c1d有点上科499046cc-高a66622de网心的软得4ee7aca9上元fb9d366aaed1东8032习4815升d6b9459fe1b81051是慧是4116学费4c5e32077192点途9d60a93b法点心优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评价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尾联“还与故人袍色似,论心于此亦同坚”表面上写砚“与故人袍色似”,实则写友人“于此亦同坚”,借绿石砚代指友人,借物喻人。
②上句“还与故人袍色似”将绿石砚的颜色与友人官袍颜色比较,两者极为相似。结合注释可知,古时低级官员袍服为青绿色,诗人由砚台的颜色联想到与故人为低级官员所穿的绿袍,可知友人虽然“有佳篇”,有才华,却如同绿石砚般“久埋瘴雾”,官位低级,作者不免为其遭遇感到惋惜。
③下句“论心于此亦同坚”意思是,你的心意也如同这砚台一样坚定。尽管绿石砚出于“蛮溪”,“久埋瘴雾”,但却“洗更鲜”,且质地坚硬。作者以物喻人,指友人高洁的品质也如同绿石砚般坚定不移。尽管友人身居低位,但其品性如砚台的质地“绿石”般坚硬不屈,如砚台的形制般坦荡如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