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2)

2025年07月14日 浏览:

21.亡

①逃跑,读作" wáng "。[例]其一人夜亡,告之。(班固《苏武传》)

②灭亡,死亡,读作" wáng "。[例]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苏洵《六国论》》

③通"无",没有,读作" wú "。[例]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班固《苏武传》)

22.微

①没有。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②卑贱,低下。例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李密《陈情表》)

③微小的。例如: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李密《陈情表》)

⑤微妙,精妙。例如: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司马迁《屈原列传》)

23.闻

①听到,听说。例如: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司马迁《项羽之死》)

②知道,懂得。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③闻名,出名。例如: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上奏。例如: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⑥见闻,学识。例如: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司马迁《屈原列传》)

24.向

①对着,朝着。例如:项王、项伯东向坐。(司马迁《鸿门宴》)

②先前的。例如: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假使,如果。例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苏洵《六国论》)

25.效

①功效。例如: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苏洵《六国论》)

②贡献,献出。例如: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班固《苏武传》)

③模仿,仿效。例如: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26.谢

①道歉。例如: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荆轲刺秦王》)

②推辞,拒绝。例如: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并序)》)

③辞别。例如: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并序)》)

④告诉,告知。例如: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并序)》)

27.幸

①指君主宠爱女子。例如: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司马迁《鸿门宴》)

②指皇帝到某地去。例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③幸亏,幸而。例如: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司马迁《鸿门宴》)

④希望。例如: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班固《苏武传》)

⑤表示敬意,对方所做的事情使自己感到幸运。例如: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蒲松龄《促织》)

28.凶

①凶险,不吉利。例如: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范晔《张衡传》)

②不幸。例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李密《陈情表》)

-网学d31ed3cc91ba有公的习限4ef7bad96737东4efd广软秀优技慧途西升8289司量科件元

③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例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寡人之于国也》)

29.修

①修建,修理。例如: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长,高。例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修正,改进。例如: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④整饰。例如: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善,美好。例如: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30.易

①交换。例如: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简单,容易,与"难"相对。例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③替代。例如: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④轻易。例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⑤轻视

31.引

①拉,牵拉。例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举起。例如: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荆轲刺秦王》)

③指身子向上起。例如: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荆轲刺秦王》)

④牵扯。例如:虞常果引张胜。(班固《苏武传》)

⑤引导,领着。例如: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范晔《张衡传》)

⑥连接。例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王勃《滕王阁序》)

⑦序,一种文体。例如:敢竭鄙怀,恭疏短引。(王勃《滕王阁序》)

32.治

①治理。例如: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范晔《张衡传》)

②讲求。例如: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

③社会安定。例如: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

33.致

①到达,达到。例如: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②招纳。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贾谊《过秦论》)

③导致。例如: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并序)》)

④意态,情趣。例如: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⑤用。例如: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范晔《张衡传》)

34.置

①舍弃,放弃。例如: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司马迁《鸿门宴》)

②放置,安置。例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苏轼《石钟山记》)

③购置,置办。例如: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班固《苏武传》)

④建立,建树。例如: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5.卒

①士兵。例如: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贾谊《过秦论》)

科方公的习升8289学d31ed3cc91ba优根径有上技软秀网东4efd元司量3ce9c7dc广途西39a4b0f5慧9ba0-bfb8得cf90090e限4ef7bad96737件

②死亡。例如: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范晔《张衡传》)

③完成,尽。例如: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并序)》)

④终究,终于。例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通"猝",突然,读作" cù "。例如: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36.除民疾(去除)

除臣洗马(授予官职)——《陈情表》

折辇下除(台阶)——《苏武传》诣

37.母诣(拜访)香告元不孝

执图诣寺后(到,前往)——《促织》

38.与

文公与之处(给)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依附)——《六国论》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给予)——《鸿门宴》吾与点也(赞许)——《侍坐》

子非三闾大夫与(句末语气词)——《屈原列传》

39.坐

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坐之(因……判罪)

以手抚膺坐长叹(白白地)——《蜀道难》因击沛公于坐(座位)——《鸿门宴》

来源:语文匠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