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或风速分布不均匀时,空气会发生辐合(或辐散)。散度是描述空气从周围向某一处汇合或从某一处向周围流散的程度的量。某年10月17日~18日,G地经历了一次暴雷天气。下图示意18日8时沿106°E经线(经过G地)的散度等值线垂直分布,散度大于0表示水平辐散,小于0表示水平辐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18日8时,甲、乙、丙、丁四处附近,风向和风速分布最均匀的是(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9. 推测18日8时,暴雪天气最可能出现在图所示的( )
A. 33°N附近 B. 36°N附近 C. 38°N附近 D. 40°N附近
10. 18日8时至20时,G地近地面出现由偏东风和偏南风两股气流形成的气旋式辐合线,该辐合线有利于暴雪天气的维持。下图中对该辐合线附近风场示意正确的是( )
限4ab4司元心技有公8025途学网广升学上慧东bb0c件软科-优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8. D 9. B 10. B
【解析】
【8题详解】
据材料“散度是描述空气从周围向某一处汇合或从某一处向周围流散的程度的量”,散度值为正值,属于辐散区域,散度值为负值,属于辐合区域,散度值为0,表示水平风场无显著辐合或辐散,风向和风速分布最均匀。读图,在散度等值线垂直分布图中,丁处散度值为0,因此该处水平风场变化最小,风向和风速分布最均匀;相比之下,甲处散度大于0(辐散)、乙处和丙处散度小于0(辐合),风场不均匀,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36°N附近700百帕以上散度值小于-16,属于辐合区域;200-250百帕高空大于32,属于辐散区,这样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结构,容易形成强对流天气,利于雷暴的发生发展,B正确;33°N附近、38°N附近、40°N附近近地面和高空近地面和高空的数值差均小于36°N附近,对流运动较弱,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据题干信息“18日8时至20时,G地近地面出现由偏东风和偏南风两股气流形成的气旋式辐合线,该辐合线有利于暴雪天气的维持”可知,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辐合,近地面气流从四周向中心逆时针旋转。辐合线北侧为偏东风(气流向西运动),南侧为偏南风(气流向北运动),二者在辐合线处交汇,形成逆时针旋转的气流(如图②所示),D正确。①图为顺时针辐合(反气旋式),③图为辐散,④图风向分布不符合逆时针辐合规律,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并且垂直于等压线;大小:在同等情况下,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影响: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2)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大小:纬度越高,力越大;影响:只影响风向。(3)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与地面粗糙程度有关; 影响: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