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世界现代史必背知识(2)

2025年08月13日 浏览:

列宁主义的背景

①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②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③阶级: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④组织: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⑤思想: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的影响

①历史地位: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②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③思想武器: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1.客观原因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②一战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力的国际环境,加速了革命的发展。(激化了国内矛盾,同时使帝国主义列强无暇顾及俄国革命)

③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集中力量于前线,后方薄弱。

④资产阶级没有满足人民的要求,遭到人民反抗。(“和平、面包和土地”)

2.主观原因

①革命得到人民支持,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及时通过调整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

十月革命的贡献

1.对俄国:

①解放了俄国各族劳动人民。

②为俄国社会发展开辟了新道路,加速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

技fe5a科4383软慧广有件公途元量东网升优限司-学

2.对世界:

③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掀起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高潮。

④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

⑤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推动了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⑥理论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1.积极方面: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方面:①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遭到农民反对;②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利于经济发展;③超越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苏联模式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

2.消极影响: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苏联模式的经验与教训

1.经验

①计划经济模式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重大问题,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②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2.教训

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国民经济应按比例协调发展;

科4383东bcad38e6慧件限司途网4657有学491b升径软元量公-广优心技fe5a

④注重保护农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①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状况。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

④新政没有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来源:高考历史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