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 >正文

语文: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的语言

2025年08月06日 浏览:

1、掌握诗词鉴赏中“炼字”题的答题技巧;

2、掌握诗词鉴赏中“炼句”题的答题技巧;

3、学会鉴赏诗歌的“诗眼”;

4、学会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联想、想象、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诗歌语言的精妙。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抓关键字词,一是品析语言风格。

一、“炼字”

炼字,多指诗词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和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副词或数量词。

1.动词:动词,如果用得精准,便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效果,诗歌中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往往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2.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语义双关现象及活用的情况。

3.数量词: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4.叠词: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其次在于加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除此之外,叠词还可以摹拟各种声音,收到生动、形象的效果,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虚词:这里的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运用恰当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解题指津]

1.选准关键词。有的试题并不明确指出要赏析的对象,怎么办?那就要求我们独具慧眼,选准关键词。

2.联系语境,品味妙处。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语法特点,及其使用的修辞手法。要根据题目要求,把选定的关键词放在具体的诗句中乃至全篇中去分析和品味。

“炼字”答题规范:

1.解释该字在语境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理解,并简述其内容,指出其表现手法。

3.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

二、“炼句”

经过诗人反复锤炼的句子,一般是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形象的关键性句子。它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能更好地传达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

[解题指津]

1.着眼全篇,理解诗句的表层意思。

2.根据内容,分析诗句的深层意思。

3.揭示该句的句式特点或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4.分析作用,点明艺术效果。作用包括:结构上的作用,突出作品主旨的作用,刻画人物和描写环境的作用,抒发情感的作用等。

“炼句”答题规范:

1.解释该句的意思。

2.展开联想,并简练地分析该句表述的内容,指出其表现手法。

3.分析该句的表达效果。

三、鉴赏诗歌的“诗眼”

诗眼往往是指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或某句的字词,表现为句中诗眼和全篇诗眼两种形式。所谓“句中诗眼”,是就诗歌某句而言的最精练传神的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它具有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丰富读者的想象力、翻新诗句的新意、关乎诗意的准确性等作用。所谓“全篇诗眼”,是就诗歌全篇而言的具有统摄或贯穿全篇、揭示主旨等作用的字词。

[解题指津]

升慧方425d广费方科径-aa1e99e8上优费智公途b98442ac元95bf学b549心6c51有网4c30软技根限90a5c309司学件西是东3bc6c25c

具体说来,“诗眼”主要表现为三类字(词):

1.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义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这类字(词)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主。

2.最生动传神的字,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类字(词)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主。

3.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

我们在判断哪个字(词)是“诗眼”或“词眼”时,以上三条是重要的依据。但在具体分析时,对不同词性的字(词)的分析思路又有所不同。

“诗眼”答题规范:

1.点明哪一个字(词或句子)是全诗的关键,指出该字(词或句子)对主旨表达或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

2.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或句子)写了哪些内容。

3.考虑该字(词或句子)在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四、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不同的诗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语言风格有时也不尽相同。

我们在鉴赏诗歌语言风格时,要用到表述诗词风格的专用词汇。古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等。

[解题指津]

1.整体品味。不追求对个别词句的赏析而是要体悟出全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2.了解相关知识。关于语言风格的种类,古人的一些欣赏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现成的“套话”——术语,如平实、质朴、华丽、冷峻、飘逸等等。

3.联系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要脱离诗歌的主旨去空谈语言风格。唯其如此,才叫整体品味。

4.多角度体会。诗人的用词造句特点,色彩,境界,情味,绘景描物写人的习惯……不同的角度,我们会给出不同的评价。

答题规范:

公-aa1e99e8上秀途b98442ac优费智升司学法广费方网4c30b40c元95bf软e339东3bc6c25c智学b549心6c51408a有件西是学限90a5c309a115技根慧方425d科径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

2.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3.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

来源:语文匠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