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世界现代史必背知识(4)

2025年09月12日 浏览:

近代世界移民的主要形式与特点

1.主要形式

①自发移民,如英国大批清教徒逃亡北美进行开拓。

②被迫移民,如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活动,进行黑奴贸易。

2.特点

①由欧洲迁往北美、大洋洲,由发达地区迁往落后地区。

②由非洲迁往美洲,由亚洲迁往美洲及大洋洲。

③国际间人口移动数量大,人口移动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①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②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西方加强宏观调控的背景

①直接原因: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深刻影响;

优软c33e广网7a8f司a99e途方得方上公学方-9adecf5c东技升4969科有件90f4568c2604慧是上元限

②发展需要:战后,各国和平建设的普遍需求;

③社会原因:社会运动、阶级矛盾缓和的迫切要求;

④制度互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点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⑤经验借鉴:美、苏应对危机成功经验的借鉴(罗斯福新政、苏联模式);

⑥深层原因:缓解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必然选择;

⑦理论指导:凯恩斯主义要求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⑧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

1.积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生产的盲目性,促使20世纪50—70年代初发达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2.消极:

①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善、效率低下。

②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自我完善和发展),不能根除经济危机。

20世纪50—70年代初,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①(生产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生产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科-9adecf5cb5d6升4969习42ba软c33e公高秀学方元优件90f4568c2604秀秀技86c7途方得方上4ffa司a99e慧是上a793b520有东限b6be广法b900得网7a8f

③(生产关系)“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④(生产关系)福利国家的出现。

⑤(国际因素)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经济发展呈现多极化趋势,不平衡状态不断加剧。

②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的地位日益重要。

③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

④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原因、影响、崩溃的原因

1.形成原因

①必要性: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②契机: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欧洲衰落,美国独霸。

③动力: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学方途方得方上4ffa638738f9广法b900得东西公高秀术件90f4568c2604秀秀司a99e70f0科方技86c7630248c1点术限b6be481b优元-9adecf5cb5d6软c33e升4969习42ba60c7量有慧是上a793b520a5fa网7a8f ④趋势: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影响

①积极影响:使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扩大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加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

3.崩溃的原因

①美国实力相对下降;②欧洲、日本的崛起③朝战、越战的拖累;

④危机“滞胀”影响;⑤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矛盾;⑥石油危机。

来源:高考历史

编辑:小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