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3)

2025年09月22日 浏览:

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

2.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4.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

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慧上限82e9e3b8科c201c883件1d3d司-途根46d9元上升径软学b8fc优公广技网有东

惯性

1.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

3.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牛顿第二定律

1.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合=ma;

2.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3.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ma,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4.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5.牛顿第二定律F合=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与F合的方向总是一致的,F合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

牛顿第三定律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指出了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元上60e1智司44c5慧上4bad学b8fc有智途根46d9的件1d3d4cfe64909dd5科c201c883优公升径术限82e9e3b8是a71a网8125东广法-的软bc53技3978bcba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

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叠加。

5.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的物体和在惯性系中。

超重和失重

1.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处于超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 N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 =mg+ma;

2.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处于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当a=g时FN=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

网812545eb司44c5软bc5368fb1ff2途根46d9的优公学科c201c883广法秀元上60e1智秀东学b8fc8a7c慧上4bad术件1d3d4cfe64909dd5f81b0708有智限82e9e3b8是a71a技3978bcba升径术术116f6bca4a02-的

3.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应当注意的问题:①不管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还是超重状态,物体本身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不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②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决定于加速度的方向.“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都是失重;③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

来源:高中学习社区

编辑:小徐